他还是会抽空去找陶花,但铺子里的生意也不能耽搁,毕竟为了两人的将来,钱是不能少的。
两人将来住在镇上也好,住在村里也罢,都随她。住在镇上就需要买个住处,长期租也不是个事儿,如果住在村里主要就是要安顿好师父,方便照顾。谢长青想得挺长远,未来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如果不是心里太不好意思,他都快要想到两人孩子的名字上去了。
雪刚化完没几天,庄稼人也开始脱去过年的新装,卷起裤腿扛锄头下地。去翻冻了一冬的地,把土壤挖蓬松了,为即将到来的春天播种做好准备。
陶家最近在准备着出摊的事情,但在出摊前,陶花抽时间跟哥嫂讲了让他们入伙的意思。两口子自然是很高兴的,不过高兴过后就有点犹疑,原因就是之前陶氏提出来的那个,家里的地顾不过来的问题。
过了半响后,杨丘林一拍大腿咬牙道,“媳妇儿,你还是跟着一道去做生意吧,家里的地我辛苦点总能刨出来的。”
杨氏心疼他,没有立即答应。其实要认真讲的话,一人做生意一人种庄稼,两个人都不轻松,种地累,出摊也累。
但是人总得活下去,眼下他们还没有娃,两人紧点松点也都能过,但要是那天小娃揣上身了,家里没点银钱可不成。
之前盖房子基本把家底都掏空了,两人自然想趁还没有孩子多积蓄一点,杨丘林也是考虑到这个,才想着让媳妇去做生意的。
杨氏虽然没有一口答应下来,但心里也犹豫,既心疼男人,又想着把生活奔好点。
最好陶花看两人犹豫不定,提了个法子,“这样,生意还是先做着,如果农忙的时候大哥地里顾不过来了,嫂子你再停几天生意一起帮忙。做一段时间看看生意怎样再做打算,如果生意好做得顺,到时候像我们一样把家里的地佃一些出去也是可以的。你们看怎么样?”
杨氏两口子顺着陶花的提议,翻来覆去地想了想,拍手道:“成!总这样纠结也是没有用的。”
对嘛,路是走出来的,只有先试试才知道哪条路好走哪条路不好走。
于是事情就这么商定下来。
杨丘林顾着家里的庄稼,杨氏先跟陶氏母女俩一道出几天摊儿练练,再独自撑个摊子。这是陶花一早就想好的,之前就母女俩人,能力也有限,并不能把周边的村子都照顾到,只能是今天跑这几个村明天跑那几个村,现下有了杨氏的加入,先带她熟悉熟悉,后面就可以分片经营了。
同时陶花也在琢磨新的点子,除了卤肉和凉粉,还得想点其他的,让吃食更多样化一些,不然总是老三样客户也会腻。
杨丘林虽然不能跟着妻子一起出摊,但也没有置身事外,在仔细想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先是进货,这个陶花说过了,和他们一起进货,不用另费事。只要把中间的成本价钱搞清楚就好了,这样也方便以后两家各自核算收益。
再就是烹调的问题,早期的时候也是和陶花他们一起弄,但如果后续货量太大的话,陶花家里那几口锅怕是顾不过来的,只能到时候另做打算。
至于运输的问题嘛,因为只有一辆花家借来的牛车,倒是有点难办。
后来几人商量一番后,只能先把杨氏送到一个比较热闹的位置,让她定点摆摊,后面有了本钱了再买一头牛,装个牛车。
创业都是这样,早起嘛情况总是艰苦的,并不可能投入太多,只要生意有气色了,一切就能慢慢好起来的。
阔别几乎一月,陶家的卤肉摊重新支撑起来的时候,生意很是火爆,好多人都嚷嚷着想这一口。
一个留着半拉不长的胡子大叔说,“哎呀,你们可算是来了,这成日里就馋这一口下酒。”他面色泛红,一看就是平日里离不了酒的。
旁边一个瘦矮的男人说道,“可惜你们过年不卖,我还在远道而来的亲戚面前说你家卖的卤肉如何好吃,她们还不信呢,可惜她们现在都回去了,不然得让她们好好尝尝,看到底我有没有吹牛。”说完嘴里还发出惋惜的啧啧声。
耳边还有一些七嘴八舌的妇女、小孩,也是这啊那啊的说个不停,一时场面热闹的很。
杨氏看着这供不应求的局面,就觉得决定一起做生意是没错的,只要口味不变、生意实诚,还愁没有钱来?
说到口味,商定入伙的时候,杨氏是想拿钱给干娘她们的,但奈何她们死活不要。所以后面陶花说要把这卤肉手艺教给她的时候,她也没有同意,自家既不占财力也不占手艺,她们还能拉着一穷二白的自家入伙,这还不算情意深厚都说不过去了,哪里还好去学人家看家的手艺。
外面多少人想拿钱入伙干娘她们都不要呢。
杨氏愈发觉得,干娘她们待自家两口子和亲生的没差了。
一早上在路上的时候,陶花已经给她讲过了如何叫卖,如何称重,哪种人有什么口味偏好这样的经验,杨氏都牢牢的记在心里。
等一波购买的高峰过去,陶花还会问她有没有啥不懂的,实在是个再贴心不过的人了。
陶花确定大嫂心里有点谱了之后,人少的时候就让她招待,顺便练手,同时还在旁边介绍,“这是我嫂子,以后啊她独自负责一个摊子,大家多多照顾呀,多谢啦。”
听到陶花这么和气的拜托,大家没有不同意的,再加上刚刚问了,卤肉还是她们家的,味道不会变,那更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
一天生意下来,陶氏和陶花都觉得有点累,一是因为生意太火爆了,东跑西转,迎来送往的实在太累了;二是歇了这么久没出摊,一下子有点不适应。
果然,人都是惰性生物。
杨氏倒是不觉得累,她两眼炯炯有神,身上好像有使不完的劲。第一次跟人出摊,觉得新奇又有意思,关键是收入实在不错,生活突然就有了一个崭新的目标,心里哪里还会在意那点累呢。
晚上杨氏两口子躺在床上,杨氏一直叽叽喳喳的给丈夫讲出摊的见闻,杨丘林也专心的听着,看着妻子这么高兴的样子,身上仿佛焕发了另一种迷人的神采,他顿时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了。
如果杨丘林是现代人就会知道,杨氏身上的神采叫专注。不只是男人,女人搞事业的时候也是很迷人的,她们自信、能干、活力四射,完全不会输给男人。
杨丘林忍不住低头,吻上了那张还在喋喋不休的嘴。
杨氏在下面扭动挣扎,“哎呀,人家还没讲完呢。”
杨丘林手上动作不停,“你讲,我听着呢。”
杨氏看着身上的喘着粗气的丈夫,哪里还有精力再讲其他,只不痛不痒的扭了他一下,由得他去了。
几天后,杨氏逐渐熟悉了流程,就按照之前打算的,和陶氏兵分两路。
前两天陶花还陪她一起出摊,以防她应付不过来。才开始她有点紧张,确实有些手忙脚乱。但慢慢的,在陶花的安抚下,她掌握了其中的诀窍,如果客人多就边卖边跟客人搭话闲聊,这样客人不会觉得枯燥从而急躁,手里却快而稳的打包、称重、收钱。接待下一个客人的时候,嘴上还不忘送上一个客人,渐渐的就变得游刃有余了。
陶花从才开始搭手,到后面完全旁观不用帮忙,眼见着嫂子完全可以独自负责了,才由杨氏一人出摊。
陶花早知道杨氏是能行的,她待人接物大方周到,嘴皮子也溜,这样的人不适合做生意什么样的人适合呢?
杨氏现在是定点摆摊,早上是陶氏赶马车把她送过去后才走,下午是陶氏收摊了就来捎上她,摆摊的地方人也不少,所以也不担心她一个人会遇到什么意外。
陶氏这边自是不用担心的,她熟练得很,等杨氏这边也迈入正轨后,陶花就不经常跟着出摊了,时常在家琢磨新的点子。
自从杨氏入伙,陶花就开始记账,主要是记录成本支出,还有一些销量变化。
杨氏每日的收入归她自己所得,只需要自担成本。两家情分已经这么到位了,陶花和陶氏也没想着搞分红那一套,权当帮扶他们夫妻俩了。
虽然如此,杨氏两口子却不是那不知恩图报的人,开始两人硬要揣钱给陶花,陶花自然是不收的。后面他们没法子了,就三不五时买这买那的往陶家提,陶花看着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无非是一些日常吃的穿的,这才罢了。
一点不收他们心里也过意不去。
进货都是陶家这边统一来的,所以杨氏每个月结一次账就行了。
而且陶花还会根据记录的销量、收入,再结合陶、杨两人的建议来结合改善每样吃食的多少。
至于读写的问题,陶花借口是谢长青教了她一些简单的记录方法,陶氏也就信了。毕竟谢长青确实是识字的,两人在一起陶花学会一些也很正常。
后来陶花为了防止谎言被戳穿,还真的故意问过一些谢长青常用字的读写。谢长青当时觉得她吸收得蛮快的,基本是一教就会,还会举一反三,看着她像看个宝似的,哪里想到她是本来就会,只是做做样子才跟他学呢。
ъΙQǐkU.йEτ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太行路的食味人生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