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宋城中秋之夜的那轮明月依然高悬夜空,月光淡然柔和,洒满大地。
按惯例从八月初八至八月十八应是纳西平原载歌载舞,饮酒欢庆丰收和祭拜月亮的日子。
无论是帝王还是民间,“春祭日,秋祭月”是乾坤大地自古以来的重要传统。
在中秋之夜,不分贫富贵贱皆会对月焚香跪拜祈祷。尤其是年轻男女。对月,男愿志向得酬、光宗耀祖;女愿美貌如花,觅得良人一生幸福如皓月般圆满。
可如今的望宋城除了士兵外,民居之中空空如也,赏月佳地几无一人。一丝昔日玩月笙歌的影子都没有。
望宋城郊外的圆木山庄,今夜皓月当空,月华如水。
豆豆勉强能下地走动。今年的中秋夜只有她和刘嘉仁等少数几人在圆木山庄一起度过。
她在那日不知死活地对刘奕阳进言乱拼凑起来的“仁者无敌,王者至尊”后,便请求到圆木山庄休养。刘奕阳准了,与她同行的还有刘嘉仁。
按刘奕阳最初的想法和安排,前方局势一旦稳定,刘嘉仁毫无疑问要去前线见识和历练。
可毕竟不是与强大的陈国公开作战。前方战况激烈、暗地里阴谋迭起。刘奕阳暂时允许可怜的刘嘉仁陪着豆豆在圆木山庄待着。
豆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置喙的余地,她当然也不会犯傻出声。
刘奕阳让刘嘉仁随她来到圆木山庄她自己都有些吃惊。
圆木山庄里原来的人如今只剩下朱非彦和仅有的二个担任工匠的罪奴。其他人等,豆豆一来就让他们自行选择留下或离去。
工匠们大都想尽早离开同家人团聚,也有坚持要留下来的,豆豆考虑过后,没有同意。她让这些工匠们都离去,令人加倍发给他们银两,同时许诺嘉奖他们每人一百两银子,不过,这一百两银子等他们回家与家人报完平安,团聚些日子后一律到京城庆王府去领。
此番大战后,豆豆知道,刘奕阳早迟肯定要回京城。京中遍布富甲豪户,铺子生意的重心当然要往那边移。
那二个担任工匠职责的罪奴,豆豆带着自己不为人道的私心,她派出其中一人让士兵立刻送他上京,途中不得有丝毫耽搁。她留下其中一人在圆木山庄。
她私下计算着牛鸿浩等人的脚程,她要尽快和牛鸿浩联系上。
豆豆前世的父母曾教过她,做事要有始有终。自己的责任要自己承担。
罪奴参战的事情是她搞出来的,自然该她捡底。
那些参战后侥幸活下的罪奴通通被她带来了圆木山庄,对他们中间的那两个女性罪奴,豆豆更多了几分照顾。
至于本就是她名下的罪奴,上了城墙活下来的只有两个,一个如今半死不活地躺在床上,一个非常幸运没有受多大的伤。这个幸运儿就是之前装醉汉调查望宋城中神秘宅子的那人。
豆豆本想派他上京去牛鸿浩联系上,她思前想后,最终决定派罪奴工匠中的一人去。她交待给这人的话其他人听来没什么,带的信也平常,可牛鸿浩自然会知道其中的奥妙。
曾疯子舍不得自己的琉璃实验室,一直不肯离开。今夜同朱非彦一起陪着豆豆和刘嘉仁过中秋。
不过大家似乎都没什么心情赏月,豆豆强打精神说了几句之后,自觉无意,她甚至连事前想给刘嘉仁讲的月之传说也给忘了。
他们不久便散去。空留皓月当空。
时间一天天过去,豆豆的身体也一天天恢复起来。
刘嘉仁依然噩梦连连,豆豆有时候得整夜陪着他,后来索性像抱小猴子一样抱着小刘嘉仁入睡。
这刘嘉仁意志非常,他夜夜坚持自己入睡,不让豆豆陪着,可半夜噩梦惊醒他就钻进赶来的豆豆怀中,再不放开。早起晨练时,他从豆豆温暖安全的怀抱中醒来也不吃惊。
豆豆很佩服刘嘉仁的意志,对他的这种怪异行为也不多言。她从刘嘉仁那里得知他这段时间几乎一直在坚持晨练和学业。他的随身武师和夫子都跟来了圆木山庄。
豆豆对大梁皇室对子孙后代的严格培养有了更新的认识和惊讶。
豆豆非常不赞同,她觉得对一个孩子而言,这太变态和太扭曲。无论她心里怎么否定,实际上,即便对刘嘉仁她也没有表达过自己对此事的真实意思。
她本以为自己迫于无奈下对小猴子的早熟教育已经非常地过分,可她没想到同刘嘉仁的遭遇比起来,自己宝贝所受的一切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她那从前凭着前世的记忆和现代定性的结论与所有现代人一样简单而直接地认定古代上位者根本无情、毫无人性的观念如今因为刘奕阳、刘嘉仁的关系,所有的直观感觉如同巨浪般冲击着她前世惯性的认知。
在这个问题上,她开始感到有些茫然,对掌握绝对权力的上位者们即是加害者又是受害者的念头挥之不去。
但一如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一样,豆豆虽然心中有了波澜,可异常成熟的她即便对此有了深深的同情和理解,她心中依然旗帜鲜明地坚决不赞同。
豆豆如是想,可她忘了她自己个性上坚韧的小强和草根特质,她的行为其实已经渐渐融入了乾坤大地,早已开始适应这里在她看来毫无人性的合理与不合理、公平与不公平。她的行为不由自主地在实际行动上向乾坤大地逐渐靠拢。
按道理,为着他人的安全,她该送自己名下的罪奴去安全的地方,一如她对牛鸿浩的交待。同时她对这些人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以为对他们好地进行安排,从未曾真正尊重过他们的意愿。
这样讲,对豆豆也不太公平。她也曾试图尊重他们,然而她发现她这是在给自己找罪受。牛鸿浩这样的人还好,很多家里世代都是罪奴的人他们的思维已经定性,而且做过了头,风险很大。
同时她也发现,有的罪奴心理问题非常严重,只要时局变化,她完全相信这些平时温顺的罪奴立刻就会变成杀人不眨眼的侩子手。
随着对世事的了解和实际的生活,豆豆的某些道德底线原则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豆豆对前世现代所养成的关于人权定义这个普世价值理论事实上的自觉行为,如今已渐行渐远。
乾坤大地的罪奴被主家的绝对人身所有,豆豆也不能超然。她甚至不能在人前过分地优待他们。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后,豆豆身体已经完全恢复了。
刘奕阳这厮的身体材料貌似特别精工定做的一样,在府邸疗一段时间伤后,他人还不能起身骑马就不顾曾大夫等人的极力劝阻,迫不及待地带着公孙仪等人赶往前线。
豆豆身体康复没多久,刘嘉仁被接往前线。
大梁的军队和陈国的军队在大梁“攻下”宋国京城康城后,在芦洲城正式对恃。此时的陈国军队身着陈国军服,威风凛凛,旌旗飘飘。
宋国京城康城里发生的“宋宫惨案”为乾坤大地留下了千古的历史谜团。
世代人心认定的结论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无法写进正式的史书结论。后世的史学家们只好在其后注释,把这个众人心中和大多数历史学家们心里认定的历史结论以“传言”或野史的方式流传下来。乾坤大地历代的文人、小说家们对此更是渲染得异常厉害。
毫无疑问的是,除望宋城之战外,芦洲城陈梁二国的对恃和后来两方令人大跌眼镜地达成的撤军协议让后世的人们浮想联翩。
局势安定后,乾坤大地国与国之间的联盟开始大洗牌,不过这种洗牌的方式让陈梁两国伤透了脑筋。
“宋宫惨案”是促使乾坤大地诸国联盟大洗牌最直接的因素。而令后世史学家惊诧的不是此事,而是宋国居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一直延续了下来。虽然它之后真正的独立是在近二百年后彻底摆脱梁国的控制之后。
最让后世历史学家们津津乐道的是梁国在此战中所确立的新的战争原则。后世的人们认为乾坤大地的人权理念便是从那时开始萌芽。
他们非常奇怪在当时的条件下,秋子悦这个谜一般的女人所说出的道理是如何以真名响彻乾坤大地。按常理来看,其功劳应该是身为梁国庆王独占才合逻辑。
乾坤大地后世的人们显然无法知道豆豆当时在其中做了什么。她当时那完全脱线的理智和实际的情况,让她不得不剑走偏锋。
此外,那时的豆豆在战争罪奴的问题上犯了一个常识错误。一般而言,战败后被俘虏的士兵和百姓只是做为奴而不是罪奴,二者地位和人身保障有着根本性的差异。
只有负顽抵抗,不缴械投降的士兵和百姓才会沦为罪奴,通常这些人还来不及沦为罪奴就一命呜呼了。
战败一方的贵族们如果在对方要求时主动投降,战胜国一般还是比较大度,通常不仅放过他们,还给他们高于平民的地位并保留他们的财物。
一般的士兵和老百姓当然就没这么好的待遇,投降与否,入奴籍是肯定免不了的。
幸运的,有人肯拿出财物来帮自己赎身,还能获得自由。但这些人和他们的后代们永远也没有入仕的权力。换句话说,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没有丝毫的政治待遇。
诸国军队厢军中最繁重的役军工种通常就是由这些脱离了奴籍的人和他们的后代担任。他们加入厢军不是为了地位前程,而是他们必须履行的义务。
同那些刺字发配充军的囚犯一样,他们额头也有明显的刺字。若是战况激烈,这些人立下获得国家承认的功劳,他们也会有转正为正式平民的机会。
乾坤大地百多年没有大战,这种机会当然也不会有。就算有,也得看有没有命活着等到。这些世代的役军之家每一代都不得不继续服着这永远见不到头的苦军役。
望宋城外往浔汀城方向行过不长的一段路程后,就是广阔的平原大地。
豆豆自从伤势好了后,突然对骑马有了超乎寻常的兴趣。她不再害怕高大的马匹,但她决定学骑马时,她异常搞笑地挑了一头驴子来打基础练习。
自从郑雷死去,万良残疾。如今护卫豆豆的是卫宗武从自己亲卫军中挑出来的精锐。
卫宗武最初本是为刘奕阳准备了护卫,刘奕阳醒来后追加了这八人,把他们调来保护豆豆。
这八人的为首之人名叫康仕剑,出生于小族之家,基本处于大梁上流社会细枝末节的末端。
他本一心想立功建业,没料想却被派来保护一个女人。想着同泽们驰骋拼杀在宋国,康仕剑心中相当地气闷。
他对秋子悦很不待见。
他见这女人要学骑马,居然牵条驴子来学,口中还嚷着什么莫名其妙的“打基础”。康仕剑对秋子悦的不满再多了十分的耻笑。
康仕剑不是八卦分子,但他耳边还是听到了关于这个女人的一些事情。这个秋子悦至今都还不是庆王名分上的侍妾,听说还拖着个野种。这令他更是瞧不起。
在他看来这个女人除了容貌之外,一无是处。现在却把自己困在这里毫无作为。但卫将军和庆王的命令,他不敢违背,只能尽忠职守。
他看着豆豆骑在驴子身上狼狈不堪的样子,心中恶气不由出了几分。
阿黄没有随豆豆来到圆木山庄,他一直留在府邸,直到刘奕阳带着他去了前线。
对阿黄,豆豆只能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阿黄有他自己的人生道路,而阿黄他在豆豆去圆木山庄前特意衷心而善意地提醒了豆豆很多的事情。对此,豆豆感激万分。
驴子确实比马温顺老实,度过最初的狼狈不堪后,豆豆总算能大摇大摆地欺压脾气温和的驴子。
她自鸣得意地骑在驴子上,挑衅地看向康仕剑,眼里分明在说:小样,你以为骑个驴子还能难倒我?
她全然忘记自己刚刚接触驴子时的胆小和狼狈样。
驴子会骑了,豆豆把目光转向高头大马。
康仕剑虽然不待见她,可他还是在职责范围内找来一匹温顺的小马让豆豆先学着试骑。
一番练习下来,豆豆发现,看似一跃而上、轻松无比的最基本上马动作其实不易。
她凭着自己半吊子的武功折腾了很久,才勉强能翩然上马。惹得康仕剑心中嗤笑不已。看着对方明显的表情,豆豆哼哼二声,不与他计较。
豆豆发现马其实是很聪明的动物,极具灵性。如果和马搞好关系,比如帮它顺顺毛,抓抓痒,喂喂草等等经常跟马近距离接触加深彼此感情的动作,马就会慢慢接受并亲近自己。
豆豆第一次接近小马时,她害怕马踢她,不顾康仕剑事前的教导,她直接从马后边接近马匹。结果,小马当她是个偷袭者,抬脚就踢,要不是豆豆有些武艺在身,差点就被踢中。
康仕剑又惊又气:这女人怎么不老老实实待在山庄里,尽给人找麻烦。
几番折腾下来,豆豆终于学会了骑马。即使是匹小马,她仍然欣喜万分,在练习的过程中,她爱上策马奔跑的那份洒脱随意。
当她真正学会驾驭高头大马后,那种自由自在驰骋在广袤天地间的酣畅淋漓,让她的心有所寄托。
康仕剑冷眼看她从一头滑稽可笑的驴子开始坚持到真正掌握骑马的本事,他对这个女人有了几分改观。
等他以后听说秋子悦所做过那些惊世骇俗的事情后,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那个连骑头驴子都要费尽周折,胆小却又坚持的女人居然能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
豆豆这边自由地纵马驰骋,秦世珉等人却马不停蹄地布置并展开后事。
秦世珉等人发现龙门关赶来的援军多得完全出乎他们意料,方清平这个老狐狸立刻就发觉不对劲。
陈国潜伏在望宋城里的间者几乎被一网打尽,仅有的漏网之鱼也无法及时把消息传出。
之前在梁国官差围剿望宋城那神秘宅子时侥幸逃出去的陈国间者,在紧急联络自己手下的人布置路障后,他自己就先离开了。剩下布置路障来不及撤到安全地带的人都被公孙仪派人带着蔡才修那里要来的一队士兵给剿杀了。
这个狡猾的陈国间者异常狡猾和敏锐。HTtρs://Μ.Ъīqiκυ.ΠEt
他暗自潜伏不动,直到发现龙门关大军的数量和动向异常。情急之下,他动用了浔汀城里最深的潜伏暗线,把情报设法通过他途送到陈国。
然而前方战况紧急,这厮也着实厉害。他居然混进了大梁的役军中。因着他一口的梁国望宋城当地口音和行为习惯,没有人对他起疑心。在搬运物资的过程中,他凭着对望宋城周围环境的异常熟悉和战场上的混乱,这厮竟然奇迹般地逃到陈国大营中。
事情一奏报,本就开始怀疑的方清平等人立刻醒悟到他们必须调整作战策略。等方清平从来人提供的情报和蛛丝马迹中来回翻看地图,方清平嗅到非常不妙的味道。
秦世珉他们来不及奏报陈帝,也等不起陈帝的回音。
方清平这个极端狡诈的老狐狸结合陈国自己的边境防务和其他信息,他最终还是从地图上推导出龙门关的关键异常处。
方清平一夜白头,他满怀复杂地把自己都不敢相信但不得不信的结论禀告给秦世珉。
秦世珉召集众人紧急商议后,裘如海等人认为如果事情属实,梁国必有其他防范,他们事前获得的关于梁国边境防务和驻军的情报不能再用。
而且以望宋城作为同梁国正式开战之地,一来就在此地决一死战,他们没有必胜的把握。
他们根据方清平的推测,再从两国地图上分析,骇然发现自己的一些重要边境非常令人担心。
龙门关外的陈国地界尤其重要。秦世珉看着那块最接近康巴雪域的地方,他眉头深皱。方清平提醒他,此之宋国,极可能彼之康巴!
……
经过几日激烈的战斗,秦世珉退到宜苏城,并在战场摆出决一死战的大战场面,暗地里却早已分兵二路。
一路大军由原路沼泽山中尽快返回陈国边界,一路赶往宋国京城康城。
那一夜,大军中的宋国将领被斩杀殆尽。大战过后本就剩下不多的宋兵被集合起来,他们被陈军骗去手中的武器,然后被利箭射死。
这还不算,不少中箭后还活着的宋兵被陈军一个个探口鼻,发现有气,顺手就是一刀砍死,或利剑穿心。除此外,他们的尸体上有的横七竖八被连续砍了几刀,做成战场上死亡的假象。
直到过了整整二天,这些士兵才被彻底杀光。
从沼泽山中返回陈国的大军一边神速急行军,一边把费尽无数苦心和财力打通的道路、山洞通通毁掉。
曾经费了几十年才开辟出来的山洞在火雷弹和事前预埋的机关下被摧毁。乱石堵满了整个山洞。
陈军依事前不能成事下所做的准备,启动机关,向沼泽山中的河流投下大量的石块,形成人为的堰塞湖。
他们待水面暴涨后,拔掉了事前花费无数心血堵围起来并使河流改道的围堤,湍急的水流冲毁了沼泽山中被开辟出来的关键道路,昔日的河床归于原位。
流经沼泽山的河流其实并不大,它弯弯曲曲避开了最可怕的沼泽地带穿过群山,最终由宋国边境流入纳西平原。
陈国的水利工匠们实在是厉害。他们不但让河流改道,把河床辟为行军道路,更因着陈国军方要求,在河流改道一段后又让河流重归原来的河道,仿佛河流从未改道过一般。
陈国是百年大计,两手准备。
自这个计划开始,历代陈帝都异常成熟到没有孤注一掷的决绝赌徒心理。他们小心谨慎,万事周全的行为最终为自己计划的失败很好地堵住了天下人的口。
进入宋国腹地的陈国大军骗过了宋军的城将,一路不动声色地来到康城。在他们所经过的城池,到处都是宋军叛乱的消息。
陈国在宋国安插了不少人,很多人在宋军中地担任各种军职。在接到命令后,这些人有的直接杀了守将,有的放出谣言煽动。
各处城门紧闭,宋国不少世家豪富被劫杀一空。
自战事一开,康城里前来观礼铁塔开光的诸国使者,被宋帝置留在宫中。有些人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却怎么也出不了宫。
宋帝还在等着前方的报喜,却不知他派在秦世珉身边的人通通被杀,一个不剩。他的将军和士兵们死状凄惨无比。
宋帝现在有些焦头烂额,置留诸国使者的时间已经超出了他们事前的预期。而刘奕阳并没有被抓住。
铁塔的开光大典如期举行,但诸国的使者还是被宋帝的各种理由置留在宫中。整个宋国皇宫如同铜墙铁壁,没有宋帝获准,任何人不得出入。
陈国派出宗室中最德高望重的福王前来参加铁塔的开光大典。他如今也被置留宫中不能自由行动。
秦世珉的大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绕过了康城。
康城附近的宋国最精锐的禁军首领鲁恭肃,他被身边的副将所杀。同时打着他名号叛乱的宋军冲进康城四处烧杀。
凡是知晓陈宋两国秘密的世家朝臣们的府邸被彻底血洗,鸡犬不留。
宋帝怎么都没有想到,他居然在睡梦中就被身边的内侍刺死。
宋国皇宫火光四起,大火越烧越大,映红了整个京城。
一夜之间,宋国的百姓发现昔日繁华安宁的京城混乱不堪,到处都是兵痞,一不小心就被叛军杀死。
宋国的皇宫,大火烧了整整一天才被迟来的暴雨浇灭。
维护皇室的军队杀进鲁恭肃的府邸,连他刚刚满月的孙子也没有放过。一片血腥狼藉后,他谋逆犯上的证据被人翻找出来。
宋国的军队自相残杀,秦世珉带着自己的大军居然从安然无恙地来到了芦洲城。
从芦洲城到陈国边境的路线上的大小城池都发生了叛乱和骚动。在这一边,鲁恭肃叛乱和梁国军队入侵宋国的流言四起。
恰巧被陈帝派到边境视察的太子秦世珉闻奏后,当机立断,立刻发兵进入宋国。
他同时派人通告诸国,梁国入侵宋国。
宋国京城火光冲天,陈国发誓要救回自己的福王。并派人到梁国严词指责梁国悍然发动侵略战争,联合诸国齐齐朝梁国施压。
因着罕见的开光大典,宋国所有的宗室子弟几乎都在康城之中,这些人都全死在叛乱中。
宋国皇室几乎被屠杀殆尽。费尽了宋国历代心血,宏大而华美的宫殿被大火毁之一旦,处处是火烧过后的焦黑残垣断壁和一路惨状的尸体,景象悲惨。
侥幸活下来的一个陈国使者在宋宫一条道路上哭声连天,陈国的福王被宋国叛军杀死在地上,他临死前还护着宋帝最小的一个皇子。而他身下的皇子早已同他一样死去多时。
诸国的使者,侥幸活下来不到十分之一。他们个个心有余悸,惊恐而迫不及待地逃回自己的国家。
一时间,乾坤大地流言纷纷。
有人说梁国入侵宋国,有人说宋国突袭梁国,有人说陈国入侵宋国,有人说宋国禁军叛乱……
诸国的帝王从自己的人那里得知宋国京城和皇室的惨状,都不敢置信。
夏国更是怒火冲天,他们的使团没有一个人活着回去。
大家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在接到陈国派来报信的人后,他们各自派出自己的使者去陈国和梁国“问询”。
此时的大梁朝廷惊涛骇浪。梁帝暴跳而起。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时光静静流淌的乾坤大地之荣华夫人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