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老夫人吃过早饭,朝后院学堂走去。刚跨进小院,老远听到亮亮的声音,“师傅,我读了很多书,为啥写出来的文章总感觉不生动,这是为何?”
“这个问题很简单,是你的功夫还不到家。”
“师傅,我就是想快点出师,那要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龙眼有点急于求成。
“肯吃苦,勤学习是硬道理。你们家门前是官道,不是天天有南来北往的车马经过吗。你站在门前,把每天看到的情况,都详详细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要长期坚持,不得间断哟!还有,你们家整天不是有好多人来看病吗,也要仔仔细细地观察,注意他们的表情,动作。还有你们的父亲、母亲又是怎样为他们进行医治等情况,都要用心观察。切记: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好,就看你们用心不用心了。”
“师傅,上次您也是这样讲。我是按您说的做了,可是,我在家门口一连呆了几天,除了人流就是车马,没看出啥特殊来,一无所获。仙草堂一天到晚,人来车往,也没啥可写的。”马铃不解地问。
“不,不,不,这是因为你们没用心,怎能说没啥东西可写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咋走的?狂风暴雨下的马车是咋走的?冰天雪地里的马车又是咋走的?马车上坡时是咋用力的,下坡时又是咋样使巧劲的,赶车的人咋吆喝的,他们的表情又是啥样,病人痛苦的神情,你们仔细观察过吗?还有,你们的母亲、大伯、叔叔、伯母、婶婶,又是如何给病人看病的,动作、表情咋样的?所有这些细节,都要仔细观察,用心体会,怎能说没啥东西可写呢?”
师傅提出的一个个问题深深地触动了孩子的心。白老夫人为不打扰孩子,悄悄地回去了。
从此,几个孩子除了正常的学习,一有空就跑到家门口或药铺去观察,边看,边想,边记。因而,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写作能力一天比一天大有长进,师傅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因此,师傅越在这个时候更是越打紧板,要求得更严,孩子自然养成了习惯。你追我赶,你能我胜,唯恐被谁落下。口才文笔,日新月异,如虎添翼。
几天后,都把自己的作品交给师傅,许老看后,脸上露出了微笑,“你们写的这些文章,比已往大有长进,表明你们有了进步,这不能说明啥,青少年时期要贵在坚持,才气就是坚持写作和学习的结果。
“对你们所要做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达不到目的,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以及别人没有写过的特点,如果你要描写某一景物或一棵树的特点,就要努力去发现它们和其它的景物、其它树木不同的地方。”师傅喝了一口茶,“发现了这些特点,就要善于把它写下来。今后,当你们走进某一个地方的时候,就描写这某一个地方的特征,用画家的那种手法把这里的人情风俗、地理环貌以及人的身材、姿态、面貌、衣着及全部精神本质和人的生活习惯都表现出来,让我看了以后,不至于把咱们的习俗和他们混同起来。这还不够,我们以人为本,以人为善,还要把这些东西写出来。”
说着,他指着村外的一条小河,“你们到没到过那条小河边,看没看过那小河里的水,春夏秋冬,四季的水是一样流淌的吗,那河水日夜奔腾不息,滚滚不知疲倦地向下流淌,你们有啥感觉呢?”
几个孩子目光集中,凝神谛听,望着师傅若有所思。师傅紧紧盯着这些孩子,意味深长,“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岩石,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如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孩子们听了师傅的一翻宏论,无不惊呀,谁能料想,从司空见惯的流水中,师傅能看出如此深刻的道理来。从此,将师傅的话当作不可侵犯的神尊,牢牢地记在心里,更加勤奋努力,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为未来的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煦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到处是桃红柳绿,草色青青,习习的春风像优美的琴声,在给翩翩到来的春天伴奏。大自然一派生机,多么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他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放学后,几个孩子像出了笼的小鸟在野地里跑开了,和村外的小朋友三三两两地在一起玩耍。你看,有的采花,有的捕蝶,有的垂钓,有的在捉迷藏,玩得可开心了。
在几个孩子中,有两个女孩,一个叫素梅,一个叫璐璐,八九岁了。二人出生大户,可不像大户人家孩子那样文质彬彬,温良恭简让。两人漂亮,大大的眼睛,红润润的脸,小巧玲珑的嘴,能说会道。心眼实,又善良,别看俩人小,心可不小。
在家里,早听大人讲,仙草堂有两个男孩,一个叫亮亮,是赵胜、荷花的孩子。人品端正,学问又好,待人处事诚恳,是一个难得的小子。如果谁家的丫头嫁给他,是一辈子修来的福。再说,人家是天下有名的大善人。自从素梅听后,心里爱上了他,一心想见识见识。可是来了多次,没见过面。
另一个叫龙眼,是欧阳从善、李金兰的孩子。这个孩子比他哥哥更精明,学啥都比他们快,心眼更不用说。因而璐璐听后便喜欢上了龙眼。她们爱是爱,就是没有机会见面。
谁知,天作巧合,今天姐妹二人刚来,仙草堂大门开处,走出四个小孩,两男两女。二人猜测,高一点的是亮亮,矮一点的是龙眼。来到草坪,一打听正是二人。因而,有意无意在一起玩。一个有心,一个有意,玩起来更加快乐,更加招人注目。
马铃、佛手,见两个丫头跟哥哥玩得那么好,心里很高兴。没想到,哥哥一出门,碰上相好的,玩得投机。手拉手,蹦呀,说呀,唱呀,笑呀,一会儿,几个人自熟了。
两个丫头有心,故意逗哥俩高兴,时时出其不意亲一下,博得对她的喜爱。亮亮、龙眼不好意思,慢慢习惯了。也许是姻缘,亮亮、龙眼不但不责怪,反而玩得开心,更有趣。
后来,胆子更大了,有事无事,嘴对着嘴,一逗不得了,彼此触动心灵。产生爱慕,迸出爱的火花。
久而久之,这事传到白老夫人及所有人的耳里。认为,孩子在一起玩,人之常情,有啥大不了的,谁也没放在心里。没想到,后来却引出一段笑话来。
白老夫人那天来到学堂,听到对孩子的教育,很满意。师傅言传身教,使孩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事后,告诉了孩子们。
果仙知道老爹爹呕心历血在孩子身上下了很大的工夫,流泪了,“娘,今晚不如把老爹爹请来,拉拉呱。这么大年纪了,为孩子操心,实在不易啊。”
“姐姐,爹爹不是别人,教几个孩子是爹爹责无旁贷的,也是他的乐趣,还需再请吗?这可是他的孩子啊。”赛话不赞同姐姐的提议。
金兰认为果仙说的对,老人太辛苦了,因为是自家人,更应该如此,“妹妹,那也不行,自家人更不能这样。老人家这么大岁数了,除了教孩子,一有空跑到建房场地,一看就是大半天,吃一顿家常便饭算个啥,这是心意,不就是过来叙叙话吗。”
白母心里早有这种打算,家里忙,没提过,今天一说,正合心意,“都不是外人,过两天,住在一起,是一家人。说真的,我早想让大哥过来叙叙了。”
荷花有意地提示着,“三妹妹,不要把上次说的话当真的了,还能再训斥?”一句说得大家哈哈哈大笑起来。一致赞同果仙的看法,而后,派从善邀请。
许老得知此事想谢绝,“上次不是说过了吗,今后不必如此,不是外人,咋又请。”
从善解释,“是母亲和三妹的意思,吃饭是小,叙话谈心是真。”许老推辞不掉,答应了。
晚上,全家团聚,白郎为大家斟酒。
“大哥,今晚吃个便饭,拉拉家常,说说心里话,不是很好吗,你怎么……这几个孩子到您手,确实大有长进,今非昔比!都是您亲手栽培的结果。那天,我过去,恰巧听您给孩子讲为人之道,不便打扰,悄悄离开了。回来后,和孩子一说,果仙安排,把你请来。”
“大妹,这……这不是多余了吗?”
“老爹爹,您整天忙里忙外,对孩子关心那么细心周到,您不仅是俺的爹爹,更是俺良师益友,俺得好好向您好好学习啊。叫爹爹过来吃顿饭,咋又是多余了呢?”果仙接过话。
“果仙,这不是我的家吗?你们日夜操劳,教几个孩子算得了啥,这是我份内的事,今天请,明天请,能不多余?你和白郎往日给我叫啥,现在叫啥。”
“爹爹,越是这样,越该如此啊,自家人吗,何谈多余。”
“老爹爹,果仙说的对,俺应该向您学习呀。”大家异口同声。
许老连忙摆摆手,“哪里,哪里,不必客气,要说学习,我应该向你们学习才是。你们年轻,这么有作为,被称为活神仙,无私、真挚,你们才是人们最尊重的人。要说孩子,也是你们的功德,养了这么懂事的孩子,既聪慧,又善良,龙生龙,凤生凤。我只不过是蒸笼馒头中的引子,没有好的白面,再好的引子又有何用。”
“爹爹,俺要的就是您这个引子,如果没有您,再上等的白面也不能做出又白、又大、又漂亮的馒头来啊。”金兰唏哩哗啦说几句。
这么有学问,这么有经验的许老竟被一个黄毛丫头金兰一句堵得哑口无言,一时无言答对。许老心想,好厉害的金兰呀,怪不得龙眼这么聪明,学习这么上进,学得这么快,原来他有这么个比他更聪明的母亲。
许老哈哈哈大笑,“金兰啊,今天我算服了你了,你说的非常有道理,这几个孩子将来都有大出息。我不说别的,就说马铃、佛手吧,二人虽为女孩,心比天高,都有远大的理想,有改天换地的抱负。平时少言寡语,其实,心里一心的数,这就是好孩子的特征。
“说句心里话,我一生能收咱家几个孩子为弟子,没白活,一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了。我还要告诉你们一件事,除了教这几个孩子外,庄东周老员外周光祖的家,我也常去。他有个儿子叫周培元,漆下有两个女儿,一个叫素梅,一个叫璐璐,也是绝顶聪明的。我听说,两人和亮亮、龙眼玩得特别好,一有空就到一起,那是天大的好事啊。”
许老说到这里,白母不让了,“我也听到有这等事,只是没放在心上,小孩子在一起玩,那是正常的,这么小,咋会谈情说爱呢。是不是真的,我只是耳闻。”
“我也听说了,不过,没有过问过,总认为是孩子,有啥大不了的。再说了,咋会有这样的事,有可能,有人拿孩子取乐,说笑而已。”荷花道。
“是有这么回事,那天晚上,龙眼回到家,要在家里住,母亲也知,龙眼没回去。到了大半夜,嘴里不停地叫璐璐,我不知他在说啥,认为做梦,说胡话,没想到真有一个叫璐璐的这个丫头,看来是真的了。”金兰接上话。
“我亲耳目睹女儿说过此事。那天晚上,马铃、佛手悄悄地告诉我,娘,你知道吗,我两个哥哥有相好的了。那两个丫头长得可漂亮了,又会说,又会道,又会舞,又会唱,是个非常活泼的小丫头,看样子比我们还聪明呢。我说她们俩,你们懂啥,啥相好的,小孩子嘛,在一块儿玩,这是正常的。这么小,咋就有相好了呢?今后不许乱说,等你哥哥知道了,不打你们俩的屁股才怪呢。今天听爹爹一说,是真的了。”果仙作了论证。
许老认为这是件很幽默很有趣的事,“无论是真是假,我抽空到周老员外那儿,便知分晓。你们不必过问此事。总之,小孩子没做出格的事,我想,这里一定有原因。”
白母赞同大哥说法,“言之有理,无论是真是假,先等一等。我想,当真有此事,我看未必是坏事,两家成为连理,岂不天大的好事。”wwω.ЪiqíΚù.ИěT
赵胜有点不相信,“能是真的,真没想到,孩子会有这等事,他们不是整天在学堂里学习吗?咋会有这当事呢?”
“大哥,你咋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上学也不是一天到晚的学习呀,再忙也有休息的时候,就是小鸡、小狗、小猫也拎不住,别说是个活生生的人了。”从善责怪大哥。
“兄弟说的也是,我到多大了,才有荷花,要不是碰巧,也走不到一起。这两个小孬种,倒比父亲机灵多了。”
从善悄悄告诉大哥,“我和金兰也是这样,咋会有这么个机灵鬼来,这个笑话传出去,不让人笑掉大牙才怪呢。再说了,周老先生的孙女,也这么鬼!难道真的是老天配就的。就算配就的,也不能这么小走到一起啊,真是越想越好笑!”
许老对此不已为然,“这有啥的,要不说,奇闻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吗!如果没有人,哪来那么多奇闻故事!能在咱家里,应该感到骄傲自豪才是啊,咋埋怨起来了。”
白母也觉得好笑,“的确是个奇闻,八九岁的孩子,懂得谈恋爱,山盟海誓,这还得了!平时,我想都不敢想,奇闻竟出在咱家。这两个孩子……叫我说啥好呢。大哥,你问过之后,及早回信,免得牵肠挂肚的。”
许老想法与他们不同,他认为,这不算啥奇闻,这是正常生理现象,“大妹子,说实在的,八九岁的孩子也不算小了,要不说了吗:自古英雄出少年。你放心,我一定快去快回,给你答复。”
大家说到这里,吃了饭,白郎用一辆车把许老送回去了。
次日天明,许老早被家人用车送到学堂,给孩子们上课。课罢,布置作业来到白老夫人住处,白老夫人刚从荷花、彩莲那边过来,屁股还没沾热,许老来了。
“大妹子,早啊!”
“大哥早啊!”
“刚从学堂来,你们很忙吧。”许老笑呵呵的。
“没啥忙的,是不是为昨晚的事而来?”
许老呵呵笑着,“到底是大妹子,一猜就猜了个准。我是过来和你说说的。周光祖老夫妻俩在家拉家常,说起赵胜、从善两个孩子如何漂亮、肯学、聪明、有激情。两个小孙女和周老夫妻俩一起住的,说话没避着,让她们听听是好事,全当拿人家的孩子教育子女,未尝不可。谁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后来听说,两个孙女爱上了亮亮、龙眼了。老夫妻俩认为是笑话,谁知过了一段时间,才知是真的。你看看,天底下哪有这么小的孩子谈情说爱的。二位老人吵孙女。你们还小,不懂事,等你们长大了再说吧。哪知,失得其反,两个丫头说:‘谁说俺俩小了,都八九岁的人了。别看俺岁数小,俺心眼可不小,俺是嫁定了,谁说也不行。’
“二位老人看孩子认真劲,笑了,‘你们两个同意,人家同意吗?人家的老人同意吗?要知你们这样不知礼数,谁还要你。’
“两个小丫头一昂,‘俺咋了,又没做见不得人的事,不就是谈谈恋爱吗,有啥大不了的。反正俺说好了,也发誓了,谁都不许变心的。’
“周老夫妻俩没再说啥。事后,和儿子说了,周培元拿她们没办法,认为这是天意。”
白老夫人听许老这番话,也感可笑,“大哥,我看这事就这么摆着吧,孩子都是你的学生,平时多加管教,开导开导,只要不出其他问题就行。”
许老满口答应,“大妹子,你放心吧,对于这事,我能不过问吗?你们都是深明大义之人。周老爷那边也是这么说的,孩子的好坏,直接影响两家的声誉。如果出了差错,弄出沸沸扬扬,我这辈子算是白活了。咱为的啥,不就是为孩子吗!希望长大成人,做出一番事业,造福于黎民百姓。”
“是呀,咱都一大把年纪了,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走下坡路?”
白老夫人还想说啥,赵胜、从善走来。
“你们也是为孩子的事来的吗?”白母问。
“不是。”
“有其他的事了?”
“是的,一大早接到两个工头话,房屋扩建全部竣工,让咱过去看看,是否还有修整的地方。若没有,向咱交差了。”
“应该过去。正好,你老爹爹在,啥时去,由他决定。”
许老埋怨自己,“哎哟,你看看,来时想说明此事的。一拉亲事,忘掉了。既然那边捎信,我看定在明天吧。”
“回去告诉两个工头,明天一起过去。”白母吩咐。
赵胜、从善回去安排。二人出门,从善道:“大哥,这事拜托你了,我到门诊部看看。”
“好吧,事忙,我自个去,你到那边看看。”
二人走后,许老和白母聊了会话,回学堂看几个孩子去了。
许老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如何摆平这件事呢?哦,不如这样!
许老走后,几个孩子没有一个胡来的,认认真真地做师傅布置的功课。龙眼做得最快,反复检查了几遍,坐在位子上安心等师傅来检查。
人未进,外面传来咳嗽声,几个孩子瞪大着眼瞅着师傅这次不同往常,面带笑容,温柔可举,不像往日那么严肃。许老往讲台上一站,“你们功课做完了吗?”
“全部……做……完了,请……师傅……检查吧。”
“今天作业暂不检查,等说完话,再仔细检查。”
师傅今天怎么了,往日那么严厉,脸色不象今天这么温柔,每次一来,啥事不干,首先检查作业,做不好,挨板子。今天为啥不检查了呢,相互猜测,谁也摸不透师傅的心,个个静静地坐在那儿。师傅一反常态,使孩子诚惶诚恐,心神不安,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许老看了看,“上次给你们讲的,都还记得吗?”
“师傅……我们……都……记得。”
“你们都记得了些啥?”
“讲今后怎样做人,如何处事的道理。“
许老笑笑,“都没忘记,不错。可是啊,仍做得不够好。不是今后咋做,而是现在该咋做,只有现在做好了,才能做好今后的事。十岁去做,二十岁去做,还是三十岁、四十岁?要是这样,这辈子不是白白地过去了吗,还能做些啥呢?
“人从小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知道做啥,不仅自己去做,还要帮助他人去做。做有价值的,没有价值的不去做。即便去做,也要把握分寸,要有尺度,双方都要克制自己,共同制定目标,去完成赋予自己伟大的使命,这样才能无愧于父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人类。人生天地间,就要造福于天地,不能因儿女情长而毁于自己的一生。当然,我并不是说人在世上不需要妻小,而是说,应何时考虑,如不考虑妻小,我们还有后代吗?
“万事万物,都是在不停变化中产生的,没有不动的,静止的。因而,人类要比其它事物进步得快,发展地快,先进得快。如果都停留在一个起点上,社会将不会前进。就拿一个人来说,不也是如此吗?有人说,一个小孩谈恋爱,太可笑了。我说的不是这里,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结果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你们想想,如果一个人迷恋于这种状态,不求进取,人会进步吗?社会会进步吗?人类还会进步吗?这种现象并不是坏事,应正确去面对,如何处理好,共同去创造人类最美好的生活,这才是大事呀。”许老先生讲到这里,看了看几个孩子。
龙眼忽的站起,“师傅,我听懂了,人的一生不光要干大事,而要干成大事。干好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如果连小事都做不好,咋干好大事呢,更谈不上为人类作出贡献了。”
亮亮没等龙眼说完,“师傅,我也听懂了,人的一生应有妻小儿女情长的,应分清谁先谁后,理想首位,妻小、儿女情长居二,共同完成理想,造福社会。”
佛手、马铃相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许老连连点头,“你们的灵性已和天地连在一起了,我相信你们的灵性,一定会感动天地的,你们的一生将是光明、灿烂的一生,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一生,是受人们尊敬永远传诵的一生。从即日起,你们要好自为之吧。”
许老的话为他们的人生铺下了金光大道,洒下了金色的雨露,沐浴在无边无际花的海洋里,孩子们更雄心勃勃了。
许老语言婉转,“快拿来,我要好好检查。”检查完毕,给以鼓励,“你们都是聪明人,往后就看你们的了。自己该咋做,你们都很清楚,我不再说啥了。在学业上,还需努力。今天上到这里,回去好好温习功课。”
上灯了,白母聚集全家,传达今早许老的话。大家各自发表看法,最后白母做主,“这件事,先搁下,先听听那边的意见,再作决定。总而言之,两个丫头,非常聪明,无须惦挂的。明天过去看房子,果仙你安排一下,谁去谁不去,你决定,别耽误明天的事。”
次日,全家在大厅等候。许老、两位工头赶到。商议面铺留下白彩莲夫妻二人,其他人由二位工头带领参观房舍。
众人步入圆门,两处空白,是题作妙处。众人酝酿,题啥为好。白郎观之,开口而云,“不如书上‘药效九云天,医治天下病。’”
大家夸赞,“妙哉,妙哉,好个‘医治天下病’。”
出离圆门,左拐处,是一条通道,甬道上铺满了形态各异,类型众多的图案。有栩栩如生、蓬勃生机的奇花异草;有活灵活现、形象逼真的珍禽怪兽;有小巧玲珑、精巧别致的楼台殿阁;有弯弯曲曲、跌宕起伏的扬长小道;有清撤明镜、碧波荡漾的湖水小溪;还有密密麻麻、枝叶茂盛的高风亮节的翠竹,数不胜数,美不胜收,煞是好看。
过了通道,前面是一个大小不小的八角亭阁,其间一座甚是精美,与左右两个搭配,显得格外协调。亭柱上,紫光漆夺人二目,八角上的棱椽上,雕刻着花虫鸟曽。一边崇山峻岭,小桥流水。一边红光祖先出智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营造人间。再往上看,琉璃瓦,光辉耀眼。转过八角亭,迎面是一片海青房舍,房舍中间立着一座排楼,排楼高有丈余,层层叠叠,直插云霄。顺着通道一直来到庭院,高大堂楼,雄伟壮观。门两旁一对朱漆大门,金黄铜锁,分挂两边,左右各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如日之升”,下联是“如月之恒”,横批“天地同存”。跨过大门,正面是一座屏风,高有一丈。
白母指着屏风,“这是无字屏风,想必是观者之作,看谁书上。”
赵胜看罢,“家庭过日,讲究勤俭朴素,不如‘吉星高照平安全,福寿常临勤俭家。”
从善思索一会,“这幅对联好是好,倒是俗点,不如书上‘仙起连云凌北斗,堂开爱日升南山’”
赵胜夸赞,“到底还是二弟出绝顶的好,展示仙草堂的雄风。”大家跟着喝彩。
许老提出自己不同看法,“这幅好是好,这是屏风,不是房舍,依我之见,不太合适。”
果仙一旁,“不如书上‘如松茂也,如竹包也’”。
许老连声叫好“妙,妙,妙……松竹万年青,绿满沁芳心,我看就书上这幅吧。”
拐过屏风,后面一空院,四周是青楼木料结构房舍,十分整齐。大家顺着东角门,进入二跨院,迎面一幅大壁画,紧靠壁画,下面地上有好多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雕塑,有如活蹦乱跳的玉兔,有如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如威风凛凛的天王,有如强壮勇猛的大力士,有如摇头摆尾的威武雄狮,有如奋蹄腾空奔驰的骏马。有一尊卧道,长达数米,侧身斜卧,眼睛微闭,神情安详。看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雕塑,在场的人无不啧啧赞叹。
白母问道:“这是怎的雕刻?”
两位工头禀告,“老人家,这是一块卧地大石,就此雕刻而成。”
“真了不起啊。”
再看那一幅大壁画,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道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有绘制各种造型建筑物的,有介绍历代名人的,还有描绘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成百上千的跌宕壁画,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敲锣打鼓,挑着彩旗,迎娶新娘;有的手捧鲜花,轻洒人间;有的田园作业,精耕细作,管理果树、疏菜、庄稼的农夫(妇);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的仙女……特别是男女老少排队就医,那么情真意切。整个壁画,显得极为和谐。
白母看了这些壁画,惊奇不已,“真乃巧夺天工。”转身问二位工头,“你们真是巧人也,这副雕塑为何如此精美?”
“不是俺巧,俺哪有那么大本事,是你儿媳果仙姑娘所为,没她设计,哪有此美。”
“还得有人雕刻呀。”
“都是果仙请来高手一起做的,要夸还是夸他们吧。”
许老佩服,“难怪有这般出奇的手艺,竞是出自果仙之手,真是美妙绝伦!我来多次,为何不曾见到此画和塑像?”
“果仙姑娘不曾吩咐,围墙围住,您老不得一见,给你们一个惊喜。”在场的无不敬佩,“真是神人也。”
“爹爹,要说功劳嘛,都是您的。”果仙道。
“孩子,咋又成我的了呢?”
二位工头说,“这是您的杰作呀?老爷,您还记得不,按果仙的扩建,哪有那么大的规模,也没有这么多的景观哪,这样的雕塑,这样的壁画,都是您老出资。没有您,哪有这么多的雕塑和壁画呢?您说,不是您的功劳又是谁的呢?不信,问问他们。”
“对,是这样的。当时,您把钱交给了我,我就悄悄地告诉了果仙。大家一合计,就做起来了。老爷,您的功劳还不止这些呢?您等着瞧吧,有看头。”
“还有!”
“对,还有,都是您的功劳。”
许老话音刚落,左边走来一名小斯,不停地向这边打招呼。大家不知何事,远处那名小斯身后又转出两个丫头,不住打手势。大家纳闷,想回声,却不认识,不知向谁打招呼。
不多时,从亭旁边探出几个小脑袋来,也在打手势。大家这才看清,小斯及两个丫头是向探头打招呼的。从善眼头好,一眼认出,“那不是龙眼、亮亮几个孩子吗。”
可不是吗,他们咋跑到这里来了。
“大哥,你不是给他们布置功课了吗?”白母问。
“是啊,我是布置了,这是咋回事?”
昨天晚上,龙眼、亮亮听奶奶和师傅说今天来观看建造房舍,让师傅说个情,一起过来。谁知,话没出口,许老早把功课布置下来了,而且布置的特多,相当于过去两天的功课。这下可把几个孩子困住了。正当犯愁时,素梅、璐璐赶来了。其中有两个小男孩。几个孩子一看,素梅、璐璐到来,高兴地几乎蹦起来,“你们两个咋进来的?”
“不要问俺是咋进来的,俺倒要问问你们,今天是不是师傅和你家大人观看建造房舍?”
“俺家的事,你是咋知道的,真神了!”
“昨天早上,师傅来到俺家,和家父说,被俺听到的。俺俩一合计,肯定布置作业,我和璐璐过来了。”
“你们咋找到这里?”
“平时偷来几次,只不过你们不知道罢了。你们想想,看病的人这么多,又有杂人,怎会发现我们呢,这回,顺着原路找到你们了。”素梅说出原因。
“你们来,又能怎样,不是照样被缠住?”亮亮无奈的将手一摊。
素梅脱口而出,“加快速度,及早完成功课,不就得了。”
立即开动脑筋,不到一个时辰,所有功课,全部做完,一齐从后角门进去,转游一圈,玩得开心。此时,参观人正朝这边走来。亮亮几个来到假山后面,素梅、璐璐乱打手势,示意不要再来,惟恐暴露了,其实早被发现。
赵胜正要训斥,却被许老拦住了,“既然来了,跟着一起看吧。”
荷花、金兰招呼几个孩子,两个丫头的确不同寻常,是一对很有才份的杰出女子,将来必成大气。可见,龙眼、亮亮是个有福之人,能摊这样的媳妇是他们的福。
二位工头带领大家观看东西跨院,来到排楼下。排楼高有两丈,四周飞檐凌空,雕龙画栋,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辉映下,焯焯放光。再往右看,正门中间,上面泥鳅图,那门栏窗,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四周又是一座房舍,转过房舍,便是一水磨群墙。下面石台阶,台阶下是香草花坪。白色墙处,有一圆门,这是与前番建房连在一起的花园,大了几倍。自从扩建后,从未有人来过。今日来到这里,几个孩子大开眼界,争先恐后想挤着进去。
白母责备孩子,“这么急干嘛,园门打开,再进不迟。”
二位工头打开门锁,孩子像放开闸门的水,一下涌了进去。个个像活泼可爱的小兔,你追我赶,玩得好不开心。白母看孩子们欢快雀跃的高兴劲,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跑了一阵,回到大人身边。
“奶奶,您咋不和俺一起跑跑啊?”
白母笑着,“奶奶老了,跑不动了,看你们跑,心里高兴,你们尽情地玩吧。”
“他们也老了吗?为啥不跑呀?”龙眼不解地问。
“他们是大人,不像小孩子,那么大的兴致,心里快乐就行了。”
孩子听了,似懂非懂,没再问,随着大人往里走去。一边走,一边说笑,不知不觉来到一处石山。转过石山,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的矮墙,墙头用稻草掩护。后面几十株桃李杏花,如喷花飞泉一般,如火如荼。孩子脱下外衣,或搭在肩上,或拿在手里,在一起叽叽呱呱,也不知在说些啥,笑些啥。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出太阳的气息。只有佛手和马铃背倚着树根,坐在小石凳上,聚精会神地看书。
素梅、璐璐来到她们身边,不时逗引她俩,不一会儿又投入到春光里去了。白母一行继而往里行走,忽见前面闪出一尊石碣,亦题之备,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是悬扁等题,则是名流一世呀!立此一碣,又觉生色许多。”
大家正议论如何题书,几个孩子一阵风卷过来,白郎向果仙使了个眼色,果仙明白,“你们几个跑够了,都过来,这儿有一石碣,看谁题几个字来。”
孩子沉呤思索,亮亮抬头“就叫‘桃李村’吧”。
二位工头齐声喝彩:“妙极!妙极!”
许老听此喝彩,“此处妙极,只是少个酒幌。”他回头笑着向赵胜道:“不如明日竟作一个,不必华丽,就依外面村庄的式样作来。”
白老夫人道:“应该作个酒幌,以便观赏之人在此作乐,不妙哉。”
白郎道:“‘桃李村’固然好,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等清名即可,是否再取别名?”
大家正想,素梅开腔:“我是外人,不该我说,只是一时大家不曾想出,我便说上一个。”
大家道:“不妨说来听听。”
素梅道:“是否书上‘杏仙回首’”
众人都道:“好一个‘回首’!又含‘杏花村’之意,又有神圣之尊。”
大家议论,璐璐心想,姐姐能直书,我为何不能直书,“我看不如书上‘杏帘仙庄’”大家拍手叫好“更妙更妙!不仅含有杏花村之意,还有一种仙凤道姑之气。”
龙眼听大家夸赞,十分后悔,想好了词,没来得及说出,竟被璐璐脱口而出,闷了一肚子气,只好压一压,等会再展才华。
跨过一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花锦,迎面是无数鲜花摆放错落有致,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整个地面装点得五彩缤纷。虽说迎春花凋谢,但给自己的伙伴迎来了春的海洋。看着姐妹们争奇斗艳、各放异彩,她却在那儿露出笑脸。向她们祝福,恭贺,挥手道别,明年再会。这些姐妹们不住向迎春花点头,感激迎春花为自己带来好运。
穿过花丛,来到一个院落,眼睛突然一亮,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淡红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没留半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下的飞泉……春光,竟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白母和众人不住赞叹,引得刚跑出去的孩子们又跑回来。抬头看看花,又看看身边的孩子们。许老伸手拉住佛手、马铃,“你们说,海棠花好看不?”
姐妹俩笑着:“好看!”
许老笑呵呵地问,“怎么个好看法?”
两个小丫头抬头望望许老,又看看奶奶,爹爹、母亲和其他人,“不就是开得旺吗。”说完,来到果仙、赛花、白郎身边。
许老夸赞两个孩子,“对,就是开得旺!只要管理得好,给它们适时地浇水、施肥、松土、除草,花儿和这些孩子们一样,在春天的感召下,就会欢畅活泼,以旺盛的生命力,舒展出新鲜美丽的四肢,使出浑身解数。这时候,自己感到快乐,别人也感到幸福!”
白母笑了,“许老在说你们这几个呢,你们不光要自己快乐,更重要的是要给大家幸福和快乐!要多为人类作出奉献,不要总向他人索取,记住:‘给’永远比‘拿’更快乐。这些花,不就是在默默地作出奉献吗?”
二位工头看看许老,笑着问道:“老爷,这一段景致如何?”
“好啊!太美了。你这俩个小子,是不是又说是我的功劳啊?”
“这个不是。”
“那是谁的?”
“是博老仙家的,是他和马仙家出的资。”
“哦,我知道了。”
白母指着白郎、从善,“你们两人可不能光顾自己,别忘了照顾你们家的,她们两人身子不便。”
“娘,您放心,没有忘记,这一路,不都搀扶着她们吗。”从善道。
白母还是不放心,“我是在提醒你们,可不能大意呀。”
从善、白郎一齐回答,“是,娘。”
白郎惟恐娘没听清,又说一遍,“娘,您用不着担心,一路上都是赛花搀扶着,她为了果仙连景也没顾及看。”
“看你说的,我又不是小孩,谁不看了,别给娘添心事。”赛花极力辩解。
“我知道你们的心,还是小心为好。”白母道。
众人随二位工头转过山,穿花渡柳,抚石泉,过了菜藤架,再入木香棚,墟过牡丹亭,度芍药圃,入蔷薇院,出芭蕉坞,盘旋曲折,向里行走。荷花含苞欲放,却呈现出一派生机。你瞧,那片是凤仙花,那片是鸡冠花,那片是四角梅,那片是江西腊,那片是石竹花,那片是月季花,那一处是夜来香,更让大家想到夏天的情景。那定是五彩缤纷,满院光辉,美不胜收。
那一片是秋冬两季的花卉,这儿是金秀球,这儿是鸳鸯菊,这儿是绿针,这儿是紫开牙,这儿是高山流水,这儿是紫罗兰,这儿是绿清雨,这儿是云簪花,那儿是冬梅,那儿是春梅,一年四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大家攀藤扶树而过,只见水上落花愈多,其水愈清,溶溶荡荡,曲折迂回。旁边两行垂柳,夹杂着桃杏,遮天蔽日,竟无一丝尘土。
忽见柳阴中露出一座栏板桥来,度过桥去,诸路可通,便见一所清凉瓦舍,一色水磨砖墙,清瓦花墙,直穿入那小山。两边皆许多奇花异草,或有牵藤,或有引蔓,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屋,或石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香,非花香之可比。
你瞧!那一香的是杜铭蘅芜,那一种大放是茝兰,这一种大约是清葛,那一种是金苔草,这一种是玉路藤……
看罢,大家出来,又是曲折平缓的涌道。拐过一座小山,进了山谷,便听淙淙的泉水声。草丛石缝到处流出一沽沽清亮的泉水,草丰林茂,一路上泉水时隐时现,泉水的叮咚声不绝于耳。时有几股泉水交错流漫,沁湿路面。他们有时手拉着手;有时互相搀扶;有时找块垫脚石块跳跃行进。
金兰、果仙,那就更有意思了,有时几个人架着,稳步一点一点漫步行走。
“老爷,这一处如何?怎么,又来考考我了?”
“我可不敢。”
“那又为何?”
“这个处所,才是你的投资呀。”
“怎见得,是我投资呢?”
“老爷,你们只顾观看,却没看到石碣呀。”
“石碣!啥石碣,我咋没看到。”
“您看,那不是。您的名字将永垂青史,万古景仰。”
许老看罢姓名、款额及公德,这才明白果用心良苦。你道石碣题啥:许老捐资铸仙境,引招凤鷀在此行。虽说人间不如天,天庭难有此番情。
过了泉水又是涌道。这儿涌道又与前面不同,都是青一色的路面,非常平滑。路边有石桌、石凳供游人歇息。大家来到园门,一座排楼高高挺立,排楼上有一空白,又是题书之备。没等大家开口,龙眼开口就说:“我已拟成,不如题为‘聚仙居’如何?”
大家惊叹不已,“好个‘聚仙居’!哎呀,我们都成神仙了。”
白母笑眯眯的,好像又年青了几十岁。果仙赞不绝口,“我心里设计的竟被龙眼说中了,真了不起。”
龙眼露了脸,甭提心里多高兴了。大家正在议论,远处走来一人。你道是谁,管家许在礼。许老见此问道:“你来何意?”
“我闹肚子,来仙草堂诊治,姑奶奶让我帮忙,替她办点事。她说,仙草堂人手不够,病人多,两个孩子缠身,能否让荷花来一下,解除燃眉之急。倘若不来,误了病人,怎的好,我就来了。”
大家明白实情。此时,接近尾声,正准备转回,忽一山挡住去路,众人道:“迷路了。”
二位工头笑了,“随我来”,他头前引路,众人随行,转过山,是平坦大道。几个小孩高兴地手舞足蹈,“我们出来了,我们出来了!”
众人拍手,“真乃巧夺天工。”大家随白母来至客厅准备用餐,畅谈观赏之感。荷花哪敢怠慢直奔药铺。亮亮、龙眼带着自己相好到隐避处说私话去了。佛手、马铃在奶奶身旁看书。
要知荷花如何帮姑姑给病人看病,白母带着众人是否畅谈观看感受,要知详情,且看下章分解。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白果老师的白果传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