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好了吗?”
陶氏放下早上干活时卷起的袖子:“好了,走吧。”
锁好门后,两人相伴而行去郝家。
还才走到荷塘,就已经能听到郝家不同以往的热闹了。
院子里传出来嘈杂的说话声、谈笑声,还有杀猪匠打磨刀具的声音。
两人走进院子。
陶花出声唤道:“大柱。”几个小孩儿正在杀猪匠旁边看热闹呢。
听到有人叫,大柱赶紧转过头来:“陶花姐姐!”
转而又香陶氏打招呼:“陶婶婶。”
这时大柱的爹——郝成文,也走了过来。他的外貌和名字极不相符,看着约莫三十岁上下,宽背长臂、面貌粗犷。为人倒不是一味的粗莽,属于粗中有细的那种。他看到陶氏母女上门,赶紧过来招呼:“陶大娘,陶花。”HTtρs://Μ.Ъīqiκυ.ΠEt
按理说这称呼辈分不对,大柱他们叫陶花姐姐,陶花却叫郝氏夫妇大哥大嫂,郝成文夫妇又叫陶氏大娘。
但也实在无奈,这是三辈的年龄差太尴尬了。陶花比大柱才大十来岁,郝成文比陶花大十来岁,陶氏和郝成文的年龄差也差不多是这样,彼此分作两辈人年龄差太小,所以最后就这样浑叫下来。好在两家并无亲缘关系,这样叫倒也无所谓了。
“郝大哥,辛苦你们招待了。”
郝成文大气的一摆手:“害,不说这些见外的话。平日里吃你们的还少啊?就是家里这几个小皮猴子,也快长在你们家喽。”
“哈哈哈哈...哪有的事。”
陶氏又道:“你们先忙,我和陶花去厨房看看能帮忙做些啥。”待会儿杀猪见血,女人小孩儿不适宜看这血腥的场面。
郝成文道:“欸,辛苦了你们。”
两人来到厨房。由于两家隔得近来得早,厨房里还没有其他人,只有郝氏正蹲在那儿洗锅碗瓢盆,以备待会儿要用。
“郝大嫂,我们来帮你。”
郝氏也不客气,道了声好就给她们让出一点位置。
大概巳时刚到,就听到外面拖猪出圈的声音了,猪想是也知道死期将至,叫声震耳。
“哎呀,我去把大柱他们叫进来。”这几个孩子还在外面看热闹呢。
陶花看她手上不便,就道:“我去吧。”
陶花赶紧出来,叫道:“大柱、小柱、姜妹,快进来玩儿,一会儿杀猪很可怕哦。”说罢还做了个鬼脸吓他们。
他们倒还算听话,都噌噌噌的跑回厨房了。
不一会儿,就听到外面猪高亢的叫声,然后慢慢转弱,直至完全消失。
“娘,我们可以出去玩儿了吧?”几个小孩儿好奇心重得很。
“不行,还要杀一头猪呢,等会儿。”
竟然是杀两头猪?这倒是陶花不知道的。顿时心里浮起一个想法。
果然,半刻钟后刚刚的过程又重复了一遍。
又过了很久,郝氏估摸着外面估计在解肉了,才放他们出去。
杀猪饭主要是用新鲜的猪内脏和猪下水,置办一桌宴席。当然若是不够的,也会割些新鲜的猪肉填补做菜。这样是方便解决掉不好储存的部分,剩下的净肉则可以制成腊肉,储存起来。
其实按照材料来讲:猪内脏,猪下水是最方便制成火锅的,重麻重辣,不止可以压制内脏的腥气,还能激发独特的香味。让人吃起来大汗淋漓,又很过瘾。
但按照村里的定俗,杀猪菜是有讲究的,有红烧猪血、猪血汤、炖猪肠、烧猪肝等等。所以陶氏母女两就帮忙洗洗涮涮,切菜烧火。
正在厨房忙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娘,娘...”姜妹手捧着一个用芭蕉叶包裹起来的物什,跑了进来。
“咋啦?”郝氏边刷锅边问道。
“猪肝,烤猪肝。”说着把手里的东西递给郝氏看,果然是一个处理好的猪肝。
杀猪的时候把猪肝烤了吃,是小孩儿最期待的保留节目。本来大柱和小柱也想跟着进来的,但明显外面案板上的宰宰砍砍的更吸引男孩子,所以支使姜妹送进来烤。
“你给陶花姐姐吧,请她帮你烤。”
陶花正在灶前烧火。
姜妹迈着小腿走过来,奶声奶气的说:“陶花姐姐,帮忙烤一下猪肝吧。”
陶花被她萌得不行,哪有不答应的:“来,给我吧。”
“你去玩儿吧,一会儿烤好了叫你。”
姜妹就把猪肝交给陶花,放心的出去玩了。
当天也来了其他妇人的,想进来帮忙。但厨房地儿小也站不了那么多人,所以她们就在外面帮忙,做些抱柴禾,摆桌凳的事情。
让人意外的是,陶家未来的新邻居,杨氏夫妇也来了。跟着村长一道来的。两口子倒是很麻利,跟着忙上忙下的。
不过想想也不费解,多在这种人多的场合走动,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和村里的人熟络起来了。这是融入村子的好时机。
两口子话都不多,是实干派,很快就得到了同样热情朴实的村民的喜欢,各自搭起话来。
厨房里,在帮忙的功夫,陶氏道:“翠芬啊,你们今年杀两头猪,会留些卖不?”
郝氏一听这话,就知道陶氏的意思了:“卖呀大娘。本来是这两头猪都到了出栏时候了,孩子他爹就说全宰了,明年重新捉小猪来喂。咱家一年也吃不了两头猪,所以要卖一头。”
陶氏道:“你也知道,我们今年是没喂猪的。现如今过年猪都还是个问题呢,如果你们卖的话,卖点给我们可好?”
郝氏心里明白,她们哪里就是缺买猪的地方了,这过年基本家家户户都杀猪。这样说不过是顾着邻里情谊,又离得近罢了。
“好呀大娘。本来多出来的一头我们是打算卖给肉铺的,既然你们要买,自然是先紧着你们。”
陶家就两个人,一头也要不了。道:“那多谢了。我们要半边,再加一个一个猪头就行了。”
“行呀,我一会儿跟孩子他爹说一声。”
就这样,陶家就把猪肉的问题解决了。陶氏和陶花倒是心有默契。
陶花看着猪肝烤得滋滋作响,料想应该差不多熟了,又让陶氏确认了一遍,才用火钳掏出来。
芭蕉叶上粘了一层灰,用手轻轻一拍就可以拍掉了。
陶花去院子里把姜妹几兄妹叫了进来,几个孩子围着烤好的猪肝高兴得哇哇大叫。
“我要吃我要吃。”
“我也要。”
“别急,陶花姐姐帮你们分。”
陶花打开芭蕉叶,一阵浓香散发出来,大柱他们闻到这味儿都流口水了,馋得不行。
陶花边吹边撕,给他们分好,然后又放在干净的芭蕉叶上递给他们:“小心点啊,别烫着了。”
“嗯嗯。”
大柱得了猪肝,旋风一样的跑出去了,小柱紧跟其后。独独留下姜妹还倚在陶花身边。
陶花问她道:“怎么不和哥哥一起出去玩啊?”
小姜妹鼓着小嘴嚼猪肝,吐字不清的说道:“要和陶花姐姐一起玩。”
陶花听到这稚嫩的话语默默的笑了:“好。来,坐在陶花姐姐身边。”
姜妹听话的坐了过去。小手从撕好的猪肝块里面,选了一块出来,小心的拈起喂到陶花嘴边:“陶花姐姐吃。”
陶花惊讶了,小孩子最是护食的。
姜妹愿意把好吃的拿出来跟她分享,可见是是真的喜欢陶花。
陶花张嘴接了,口里说道:“唔——好好吃。”
姜妹听到这话,开心的笑了。
陶花倒不是哄姜妹,烤猪肝确实是好吃。烤前裹了油,刷了盐,猪肝表皮烤得焦黄油润,内里质地细腻,吃着满嘴的香味。怪不得孩子喜欢吃。
——
临近午时,菜一道一道的上桌。总共有两桌人,一桌留着男人们在一起喝酒,一桌女人带着小孩。
厨房里,郝氏道:“陶大娘,陶花,你们赶紧洗手去吃饭吧,帮着忙了一上午了。”
陶氏道:“不关事,我们帮你把菜上齐在一起吃。”
郝氏看着她们就像是亲人一样,尽心尽力地帮着自己忙着忙那,感觉心里暖乎乎的。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话再是没错的。
等外面已经开始动筷后,三人才算是忙活消停,出来落座。
“陶花,快来,这给你们留了位子。”说话的是杨氏,就是未来的新邻居。
旁边也有妇人在叫陶氏和郝氏。
陶花道:“谢谢嫂子。”两人年龄相差不大,所以叫嫂子没错。
“赶紧坐下来吃吧。”杨氏性格很和善。
“好嘞。”
陶花按着杨氏坐,陶氏坐在陶花旁边,郝氏挨着。
桌上摆满了菜,还基本都是荤的,没什么素菜,着实丰盛。
“快吃吧。”
“欸。”
农村自养的猪,都是粮食喂养的,猪肉吃着油脂丰富,肉质鲜美。不论是搭配普通的萝卜清炖,还是加一把辣椒爆炒,亦或是直接红烧,都有不同的风味,让人吃得口齿生香。不像是前世饲料催大的,又柴又淡。
隔壁桌的男人就着一桌大菜,个个脸喝得面露通红,欢声笑语不断。小孩子也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喜得不行。眼睛盯着满桌的丰盛饭菜,个个狼吞虎咽的。
这一天不止是一个收获的日子,也是一个特殊的欢聚日子。它将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共享这浓浓的喜悦。
它不同于寻常节气那般固定,这个日子是不定的,平白带着一丝意外之喜。最重要的是这天之后,意味着一年的劳作可以暂且放下了,开启了安心准备过年的悠闲时光。
大人小孩都沉浸在这美好又热闹的气氛里,直到下午日头偏西,这段饭才完全宣告结束。
杀猪饭一般来说只吃中午一顿。剩下的时间要留给主人家打理剩下的肉,和收拾欢聚后的残局。
陶家由于要买猪肉,所以走得晚些。
杨氏夫妇也留下来帮忙,怕她们母女俩不好搬动,好歹搭一把手。
猪肉是一早砍好的。杀猪匠手上功夫了得,按照主人家的吩咐,横切直划,像切豆腐似的很快就像猪肉分解好了。
陶氏回家拿了钱付给郝家,他们还搭送了一笼大肠。
陶氏和陶花、杨氏夫妇一起将猪肉提回去。由于这只猪比较大,所以即使是只要了半只也是有很多肉的,四个人搬了两趟才算是全搬回去。
临走前,郝氏夫妇在门口一个劲儿的道谢。“今天辛苦你们了啊。”
“哪里的话,以后有麻烦你们的地方呢。”
郝成文爽朗一笑:“哈哈哈哈...到时候尽管来叫我们。”
.....
四个人回到陶家,放好猪肉后。杨氏夫妇就要告别,回暂住的村长家。
陶氏赶忙留住:“别急别急,这天色还早呢,喝点茶再走不迟。”
陶花进去倒茶去了,顺便拿了两个梨子和一些红薯干装在小扁篓里面,出来招待他们。
“杨大哥,杨大嫂,这是我们自己做的红薯干,你们尝尝,就当吃着玩儿。”
“欸,欸。”两人道过谢后,各自拿起一根红薯干吃了起来。
几人边吃边聊。
杨氏非常讶异:“这红薯干和我以前吃过的不一样呢,想浸了蜜一样,又甜又糯,难道是加了糖?”
这可能是广大女性的天性,遇到好吃的就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乡下妇人,勤俭持家。学会了不论做给小孩儿吃还是老人吃,都是顶好的。
“哈哈哈哈...哪有,就是红薯罢了。只是做法略微不同。”
听到这里,杨氏怎么也不肯信。仅仅是红薯怎么可以做得这么甜,颜色也红亮好看?心里更好奇了:“是咋做的?能教教我不?”
陶花并不藏着掖着,分享也是一种快乐嘛。
“好呀,等你们房子盖起来,安下家来,我亲自去教你。”
“欸。”
说道盖房,陶氏难免问几句:“你们盖房人的可找好了,打算什么时候动工?”
杨丘林回答道:“村长帮忙找好了。也是乡亲们热心,都挺愿意帮我们。”
其实这也和他们夫妇会做人有关系,态度热情和善,又愿意帮忙。为人正直仗义,谁不愿意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呢?
“那就好。”
杨丘林继续说道:“大概入冬之后就会动工。”那时候大家都闲下来了。
那日子很近了。
陶氏又问道:“手里银钱可还凑手?”也是想着他们年轻夫妻不容易,异地他乡的,能帮一点就帮一点。
杨氏回答道:“谢谢大娘关心,我们手里还剩下一点盘缠。既然不回岭南了,刚好拿来盖房子,勉强还是够的。”
陶氏点了点头:“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只管开口,不用客气。”
杨丘林夫妇知道陶家是做卤肉生意的,其实不好贸然开口让她们帮忙,免得耽搁他们做生意。
但眼下陶氏开口了,倒可以提提。
“大娘,我还真有点事情想麻烦你们。”说到这里杨丘林挺不好意思,毕竟是麻烦人。不过望了望妻子,终归还是开口了。
陶氏道:“你尽管说。”
“到时候我们开工后,我担心秀娘一个人灶上忙不过来,可以麻烦你们搭把手帮几天厨不?”
陶氏一听是这:“哈哈哈,那怎么办不行。入冬之后咱家的卤肉生意也要停下来了,正好可以帮你们。”
又补充道:“再说,就算是我出摊,陶花是在家的,她可以去帮你们。”
陶花在一旁点头。心里暗暗想着:看不出来啊,这杨大哥是个疼媳妇儿的。
“那可太好了,谢谢你们。”夫妻俩感激不已。
“哎,不说这些,这过日子嘛,总是有不凑手的时候,帮帮扶扶也就过去了。”
话虽如此,杨氏夫妇心里对陶家还是怀着很深的谢意。
几人又闲聊了些其他,杨氏夫妇就告辞了,免得耽搁她们腌肉。
两人走后。
“娘,今天腌肉来不及了吧?不如用木盆装起来放在厨房,明天再来处理?”
现在天气冷,也不怕肉会坏。
“行!”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太行路的食味人生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