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喝口水。”。
陶氏接过来喝了一口,“跟这温婆子聊了半天,听起来温家还是可以的,也就是兄弟姊妹多些。”
陶花也点头。
从温婆子言语中听出来,她那大孙子是个老实忠厚的,也勤快肯干,不像那些游手好闲的人。
不过这终究是一面之词,还是至亲奶奶口中说出来的。还是得看到人才能做更具体的判断。
——
这天下午,是和杨二叔约好上门交佃粮的日子,母女俩把卤肉卤上锅之后也没出门,就在屋里做针线活等着他们。
“娘,您把腿伸过来我比比。”
陶氏不明所以,但还是依言照做了。
陶花伸手量了一下尺寸,“好了。”然后接着做手上的活计。
“你这到底是要做个啥?”看这样子既不像袜子也不像裤子。
陶花笑着摇头不语。
陶氏张嘴还欲再问的时候,就听到外面有叫门的声音。估计是杨二叔夫妇来了。
陶花和陶氏急忙放下手里的东西,快步走出房间。
果然,杨二叔夫妇各背着一袋粮食,正站在门口打招呼呢。
“她叔、她婶儿,你们来了,快,快进来。”陶氏赶紧把远门打开。
杨二叔夫妇进院子后,在陶氏母女两的帮助下,把背上的背篓放了下来。
杨二叔说道,“好家伙,这好在是天儿冷呢,要是夏天非热出一身汗不可。”
“是哩,你们辛苦了。花儿,快拿椅子来。”
杨二叔的媳妇杨氏开口道,“你们别听他吹,一路边走边歇气呢,哪里就累着了。”
杨二叔在一旁哈哈大笑。
陶花拿了两把椅子递给他俩,请他们坐。又端上两杯热茶来.
“叔、婶子,喝点水。”
“欸,”杨氏赶紧伸手接过来,笑眼看了看陶花,“这是陶花儿吧,好久没见着了。”
杨家坳离清河村有些距离,平常没事不会来这边。杨氏上次见陶花还是几年前呢,这一晃她都长成大姑娘了。
虽然陶花母女俩也到杨家坳那边卖卤肉,但一般买卤肉都是杨二叔碰见了买了带回去的,倒是真没怎么看见过杨氏。
杨氏看着四十岁上下,长脸,穿着一身靛蓝色衣裳。头发挽得一丝不乱的,说话又快又响亮,浑身上下都透漏着利落爽快。
陶花上前打招呼道,“菊婶儿好。”
“欸,欸。”,杨氏拍了拍陶花的手,“长得真水灵。手还那么巧,你们卖的卤肉味道很好呢。”
陶花笑着道,“您太夸奖我了。”
几人一番寒暄后,杨二叔道,“这是之前说好的两百斤粮食,你们称称看有少不。”
杨二叔佃的地只有赵家的一半儿,所以佃粮一年是两百斤。
“不用了他叔,咱们信得过你。”陶氏也不是那小里小气的性子,再加上杨二叔夫妇为人是出了名的利落爽快,是做不出来那种缺斤少两的事情的。
听见这话,杨二叔夫妇笑开了,也挺高兴。
人和人的信任是相互的,被人信任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杨氏道,“这些米啊,皮都是脱掉了的,省得你们再费劲。”
陶氏喜笑颜开,“那真是太感谢了。”本还以为要自己舂米呢。
杨二叔摆摆手,“这有啥好谢的,左不过是和我们自己吃的一起弄的,也不另外费什么事。”
交完佃粮,几人就坐在院子里闲聊。
杨氏看着院儿里梨树上黄澄澄的梨子,不由赞道,“这梨可长得真好!”看着就喜人。
陶氏道,“今年是结的不错。”
又道,“花儿,你去摘两个给你杨叔菊婶儿尝尝。”
杨二叔大手一挥,“不用不用,我自己来。”杨二叔还挺有童趣的,他个子高,站在树下一跳就能薅两个下来。
杨氏在一旁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人是个不客气的,让你们见笑了。”
陶氏摆摆手,“这样说就见外了。乡里乡亲的就要这样才好哩!”,和直爽的人相处起来确实比满肚子弯弯绕绕的轻松。
杨二叔摘了五六个下来,就罢手了。
拿出一个在衣服上擦了擦,就一口咬下去,顿时眼睛都亮了,“甜!”
这梨子皮薄多汁,梨肉甘甜化渣,口感又脆又爽,一口下去简直太过瘾了!
杨二叔边吃边把剩下的分递给众人。
杨氏接过来梨子,也像杨二叔一样,用衣袖擦了擦就吃了起来,赞道,“确实是甜哩!”
“好多年前在镇上吃过一次这么脆甜多汁的梨子,这还是我第二次吃这么好吃的梨。”
杨氏犹记得那时候和丈夫新婚,嫁到这边来第一次上镇上赶集,看着摊子上卖的黄灿灿的梨子,又舍不得花钱买。
后来在回村的路上,他像变戏法一样拿出一个梨,自己高兴坏了,只觉得那梨啊又甜又水,简直像蜜一样。
陶氏和陶花听到他们这么说,也忍不住拿起一个尝了起来,虽然天天守着这梨树,却还真的没尝过这梨子呢。
一口咬下去,汁水从嘴边溅开,果然是汁水充沛,鼻腔都充满了成熟的果香。一不留神,一个就下肚了。
杨二叔一口气吃完两个还意犹未尽,陶氏开口道,“她叔、她婶,要不留下来吃晚饭吧?顺便帮我们把这梨全摘下来,也到摘它的时候了。”
陶花也道,“是呢,再不摘要被鸟儿啄了。”
陶氏本来就想留他们下来吃饭,又怕他们不好意思,所以就借口让他们帮忙摘梨。
杨二叔玩笑道,“摘梨可以,能敞开了吃不?”
“哈哈哈,行!想吃多少都行。”
于是留下来吃晚饭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
陶花担心晚饭太晚,他们回去要赶夜路,所以和陶氏两人早早地就开始准备晚饭。
杨二叔夫妇则在院子里帮忙摘梨,梨子都挂在细细的树枝上,杨二叔怕自己爬上去树枝承受不住,于是找了一个长竹竿打算做个摘梨子的兜。
“陶花姐姐,陶花姐姐。”院外传来一个小孩儿的声音。
陶花正系着围裙,出来一看,是庆有。旁边还站着笑眯眯的花翠。
花翠来找自己的次数实在太少了,陶花有些惊讶,“呀,你们来了,快进来。”
庆有进院子看到杨二叔两人在摘梨,跃跃欲试。毕竟是小孩子,玩心还重,“陶花姐姐,我可以一起摘梨不?”
陶花有点犹豫,“万一摔着了咋整?还是在下面等着吧,一会儿摘好了就可以吃了,乖。”
只吃不摘,乐趣少了一半,“不会的,不会的,我爬树厉害得很,不信你问我姐姐。”
说完眼含渴望的看着花翠。
农村的小孩子,别看平常多乖巧,提起上树下河没有不喜欢的。
花翠看庆有实在想去,而且平常也是爬树爬惯了的,点了点他的头道,“你去吧,可千万小心。”
陶花见花翠松口了,自己才答应,还叮嘱道,“小心点啊。”
庆有喜得跟什么似的,早跑到树下了。
庆有也是认得杨二叔夫妇的,打过招呼后,就脱鞋打算上树。
这边杨二叔也挺高兴,正愁上不去树呢,现在来了个庆有就有办法了。小孩子体重轻,灵活性又好,上树摘没有问题。
庆有道,“杨叔,您托我一把呗。”梨树靠近地面的主干是没有枝丫的,托一把更好上去。
“行。”杨二叔抱起庆有,轻轻一托就把他送上去了。
陶花和花翠在一旁说话。
“你今天怎么想到过来了,这可难得。”
花翠并未急着回答,看着陶花系着围裙的样子,“你这是要开始做饭啦?”
“是呢,杨二叔他们过来交佃粮,留他们下来吃顿晚饭。”
花翠点头,这是应该的。这也是表达感谢之意。
问完这个,花翠才说明来意,“就是...那什么...我过来问问,立冬那天你有时间不?”
陶花一听就明白了,“定下那天男方上门相看了?”
花翠红着脸点了点头。
甭管之前多么没有期待,在这一天天的等候中,一颗少女心也慢慢成熟了。
“行啊,那天我没啥事儿。”
花翠高兴的拉着了陶花的手。
陶花道看着在树上穿来穿去的庆有,“你们姐弟晚上留下来吃饭吧。”
花翠刚得了陶花的允诺,心里很高兴。也确实蛮想留下来吃饭的,但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不了,我爹一个人在家没人做晚饭呢。”
陶花看着玩得开心的庆有,道,“这有什么,我们把你爹也叫过来吃完饭不就得了?”
又补充道,“正好过来跟杨二叔喝两杯。”
花翠听完有些意动,但....“我爹估计是不会来的。”花大叔是个讲礼的人,这么一叫确实可能不会来。
“这样吧,我让我娘去说,就说你家借我们这么久的牛车,要感谢一下。你留下来帮我做饭,好不好?”
如果让庆有回去叫他爹,他多半是不会答应的,但让陶氏去的话,花大叔碍于面子应该不好拒绝。
花翠想了想,答应下来。
于是陶花进屋跟陶氏说了这话,陶氏道,“好啊,我去请。正好人多吃饭热闹。”
陶花说罢拍了拍身上的灰出去了,留下花翠和陶花占领厨房。
晚上人多,陶花打算做火锅吃,方便又美味。一群人围着边吃边聊,热闹又暖和。
“火锅?那是什么菜?”
陶花哈哈一笑,“不是菜。这样凭空也不好说,一会儿你就知道了,保管好吃。”
花翠闻言也不再追问,专心给陶花烧火。
看着陶花忙前忙后,花翠也想帮忙洗洗菜啥的,但陶花拒绝了。
“不用,一会儿就好了,你帮我烧火就成。”
“等会儿要你帮忙叫你。”
花翠这才作罢。
陶花先把之前剩下的筒骨焯水后,放在锅里炖,打算用炖得浓浓地骨汤来做底汤,这样滋味更浓厚鲜香。
锅里炖着骨汤。陶花用抹布包着,将另一个灶上稍小的锅从灶上取下来,仔细刷洗,待会儿就用它来涮火锅。
刷好锅后,陶花又和花翠一起从河边上搬了几块大大的鹅卵石回来,这样可以把锅放在上面。
陶花看着现在天色还早,决定一会儿院子里吃,敞亮,又不怕烟熏。于是将锅搭在了院子里。
院子里正摘着梨子的三人看到两人一通忙活,心里疑惑。
杨氏问道,“花儿啊,这是要做个啥?”
陶花笑眯眯的答道,“做好吃的呢婶儿,您准没吃过。”
杨氏来了兴趣,“那我倒要看看是啥好吃的。”
架好锅后,陶花抱了一堆柴禾过来堆在一旁备用。
等锅里的骨汤炖得差不多了,就盛到院子里的锅里,加上柴火慢慢炖着。然后才去炒火锅底料。
炒火锅底料最好用牛油,但现在牛油难寻,就用猪油代替。
油要多,等油化后烧到七八成热,就将自制的豆瓣酱放下去炒,等炒到水汽收干,再将花椒、冰糖、桂皮、八角、香叶、大葱、蒜、姜、烈酒等等调料分次加入,慢慢煸炒。直到里面的调料变得焦焦的、香味完全被激发出来后,火锅底料就炒好了。
杨氏在院子里闻着这麻辣辛香的味道,“呀,这是炒的啥,这么香。”
杨二叔和庆有也忍不住深深的吸一口气。
这香味怎么形容呢,香中有麻有辣,还带着韵味浓厚的大料香味,层次丰富,只勾得口腔不自觉的分泌口水。仿佛馋的能吃下一头牛。
花翠亲眼看着这料炒好,觉得就凭这香不可言的底料,那叫什么火锅的就肯定好吃!心里不由得更为期待。
陶花将调料残渣捞起,只留下香味扑鼻的底油,舀起来后倒到院子里的锅里。
锅里的汤一下就变得红亮诱人。如果说先前的纯骨汤是一个高贵典雅的夫人的话,现在加入火锅底料后的汤就脱变成了一个热辣诱人的美艳妖姬。
陶花又接着去洗菜切肉,切料调蘸碟。接着切了一盘卤好的卤肉,又烙了一叠花生米,方便杨二叔和花大叔下酒。
这时候,陶氏也回来了,和花大叔一道。
两人一走进院子就闻到一股香味,醇厚鲜香。
花大叔不由得感慨,“好香哩。”
杨二叔几人梨子也摘得差不多了,看到花大叔连忙打招呼,“花老弟,你可来了。”
“来,尝尝这梨。”杨二叔是个热情直爽的性子,借花献佛的事情也并不觉得有什么。
“欸,欸。”花大叔叠声答应着接过梨子。
不一会儿,陶花就准备周全了,准备跟陶氏合力把堂屋的桌子抬出来放菜,花、杨二人见状赶紧道,“放那儿放那儿,我们来。”
然后两人很轻松的就把桌子挪到院子里了。
庆有帮忙和陶花、花翠一道摆凳子,陶氏和杨氏则帮忙将要烫煮的菜端出来放在桌上。
“庆有,这椅子不放在桌子旁边哦,放在锅旁边,大家围在一起吃。”
庆有又乖乖的将凳子挪放到火锅旁边。
一切准备妥当,陶花道,“开饭啦!大家快围坐过来吧。”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太行路的食味人生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