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书房网>玄幻奇幻>李果:我在广州>第一章 初入职场n
  1初入职场

  李果失业了。(^)(看书阁)

  在过去的七年里,每天早上手机的闹铃都会在七点四十五准时响起,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李果,总会迷糊地睁开眼睛,抓起手机,把闹铃又往前调了十五分钟,然后随手扔到一边,继续闷头大睡。

  苦短,能留恋一刻是一刻,李果总是这么对自己说的。

  八点二十,喜欢赖床的李果穿戴得整整齐齐,提着两根油条或是一盒肠粉,出现在公交站,三分钟后,他已经坐在集团公司的上下班大巴上。

  一切都显得如此,仿佛经过精确计算,几乎没有浪费任何多余的时间。

  是的,七年了,无数个早上,都是这个样子。

  七年如一日,似乎这已经变成了一种习惯。

  这天早上,李果照常又被铃声惊醒,他抓起手机,正要习惯性地把闹铃往前调十五分钟,忽然一激灵,睡意全消。

  今天好像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是的,从今天开始,他可以不用早起,不用赶班车,不用在单位里混日子,生活的河流将在这里陡然开始一个新的转折。

  李果是一个月前把辞职报告交到他的顶头上司工程部经理莫德波手上的。

  莫德波的名字听起来和NBA球星穆托姆博差不多,所以李果他们背地里都叫他“老木”。

  穆托姆博是NBA有名的长青树,据说他们老家计算年龄的方式,是每年在院子里的大树上砍一道斧痕,日子一久,斧痕实在太多了,穆托姆博也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多少岁。

  “老木”莫德波也是工程部的开荒牛兼活化石,李果有时候会想,也许就是老木一直赖着不走,才导致自己没有任何发展的机会吧。

  莫德波不动声色地把辞职报告看完,然后说:“你也是老员工了,能告诉我真正的理由吗?是不是对目前的工作有什么看法?”

  那一瞬间李果忽然觉得有千言万语在胸腔里翻涌着,但他吞了吞口水,最终只是淡淡地说:“我认为公司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我对一直以来的工作也很满意,但我父母身体不是很好,想我能回去他们身边工作,所以我想尊重他们的想法,希望多一些时间照顾他们。”

  “好吧,既然这样,我也尊重你的选择,今天开始,你把手头的工作跟完并逐步做好移交吧。”莫德波顿了顿,扬了扬手中的辞职报告,又说,“不过,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在这一个月内,你改变了想法,我随时欢迎你把这份报告收回。”

  李果不知道莫德波的话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是他想这都不重要了,他既然已经交了辞职报告,就再没有好意思留下来的道理了。

  李果走出经理室,听到风声的文员徐菲儿凑上来问:“怎么,听说你真的要走了?”

  李果笑笑说:“是啊,交了辞职报告了。以后你们自己执生了(粤语:自己见机把握)。”

  徐菲儿看上去有些失落,怔了片刻,又问:“那你准备去哪儿呢?”

  李果说:“没地儿去,失业了啊。”又感叹道:“都待七年了,七年之痒啊。”

  七年前,李果是被科维集团的老总刘志远亲自从人才市场招进来的。

  科维集团原本是一家濒临倒闭的汽配厂,自从刘志远到来以后改变了这一切,那是一段艰苦创业、青春飞扬的日子,后来刘志远也获得无数的称号与奖章,譬如劳模、杰出青年、优秀企业家等等,同时他的创业历程也在各种各样的报告会上被大肆宣扬。

  科维日益发展壮大,总部却依然蜗居在一幢四层高的旧楼里办公,刘志远开始觉得这和公司当前形象格格不入了,于是决定兴建二十八层的科维大厦,准备作为集团的新办公楼。

  刘志远找了他的一个学土建的老同学王冲,又在汽配厂工程部抽了几个人,组成一个临时工程部就匆匆上马了。

  结果桩基础施工时就不顺利,各种施工手续办得丢三落四,施工单位不断扯皮,加上正好是雨季,工期一再拖延。王冲也不住向刘志远抱怨,说施工单位素质差,监理公司不管事,其他汽配厂的同事又不在行,他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独木难支啊。

  眼见桩基础好容易整完,主体工程迫在眉睫,刘志远紧急命令人事部立即到人才市场招兵买马。

  第二天,刘志远又抽空亲自到人才市场的科维摊位溜达了一下,并翻了翻刚收到的一些简历,结果一眼就看中了李果和另一个刚毕业的女孩陶桃。

  那时候简历照片上的李果清秀而充满阳光。

  刘志远雷厉风行地让手下呼李果和陶桃,那年头手机还是一种奢侈品,呼机仍未完全退出人们的生活。

  李果还在人才市场里晃悠,正想着多投几份简历,广种薄收。这时呼机响了,李果看见上面的留言:“速到科维公司面试。”顿时一种巨大的幸福感如同潮水般涌了上来,将李果紧紧地包裹住。

  科维,那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名字!当时的科维集团,在学生们的心目中俨然就是高工资高福利的代名词,是白领的天堂,小资的圣殿,多少人为了能进科维挤破了脑门,却依旧不得其门而入啊!

  李果怀着满腔的激动,兴冲冲地往回走,正好一个女孩从旁边的电话亭风风火火地冲了出来,两人一下子撞了个满怀。

  李果连声抱歉,忙蹲下去捡散落的资料。(^)(看书阁)没想到那女孩也蹲了下来,结果李果一抬头,两人几乎脸贴着脸,彼此的呼吸清晰可闻,不由得都红着脸同时笑了起来。

  李果瞥见女孩的资料上写着“陶桃,土木结构专业……”,于是有几份诧异地说:“你是读土木结构的?”

  陶桃说:“是啊,怎么了?”

  “哦,没什么,我只是觉得漂亮女孩很少有念这么枯燥艰涩的专业的。”李果说。

  “谁说只有丑女孩才能读这个专业的。你这句对白很熟啊,是王朔的小说看多了吧?都学会‘套瓷’这一招了。”陶桃笑着说。

  李果也笑着说:“你是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吧?要真能套你的瓷,那是我的荣幸。”

  陶桃看着李果的简历,有些惊讶地说:“难怪你这么激动哦,原来你也是读土木结构的啊?真巧啊。”

  “是啊,真巧。”李果说,“对了,我往这边走,你呢?”

  “我也是啊。真巧。”

  两人便“巧合”着肩并肩地走到科维的摊位前,陶桃停下脚步说:“我到了。我来面试的。”

  李果的眼睛瞪得比铜铃还大:“不是吧,我也是要到科维公司面试啊。”

  两个人傻傻地对看了一会,于是开始笑起来。

  桌子后客串HR的刘志远奇怪地看着他们,问:“你们认识的吗?”

  李果说:“不,不过……现在认识了。”

  刘志远又翻了翻他们递过来的资料,说:“是的,从现在开始,你们认识了,因为你们将成为同事。”

  救兵如救火,刘志远没有耗费太多的时间,立即开着他的桑塔纳把这对金童玉女径直拉到了工地。

  “金童玉女”是人们戏谑的说法,事实上刘总亲自当司机带来这两个宝贝,确实在很多人心中造成了不小的震撼,人们纷纷在暗地里猜测着他们和刘总的关系。

  新的工程部架构很快成立起来,一共七个人。

  王冲依然是工程部经理,另外返聘了一位退休的高级工程师老冯做技术顾问,李果和另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田羽作为现场的助理,陶桃任文员兼资料员。

  原来从汽配厂抽调过来的人员只留下了“老木”莫德波一人,挂职副经理,负责工地的临水临电与后勤管理,每天两边跑,上午在汽配厂,下午来工地。

  此外还有一个财务主管,是个四十岁开外的妇女,大家都喊她林姐。林姐衣着朴素,平易近人,看着像个典型的家庭妇女。但是这个“家庭妇女”的权力却不小,所有款项尤其是工程款的收支最后都要经过她的审核。后来李果听说林姐的来头也不小,原来是刘志远的什么亲戚来着。

  这时主体结构的施工队伍已经进场,监理公司也重新换了一家,可算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万事俱备,一触即发。

  王冲并没有给李果和田羽下达什么具体的工作任务,只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图纸与现场。

  李果和田羽每天上午就装模作样地看图纸,对于这两个初出校门的小毛孩来说,看图纸不啻于纸上谈兵,实在是枯燥且抽象。幸好还有陶桃这道风景线,日子还算过得不太沉闷。

  陶桃长得不算出众,但是身材窈窕,最重要的是很有气质——当然这是李果个人的看法了。李果认为陶桃言行举止都显得落落大方,很阳光爽朗的感觉,经常微笑,笑起来有一边脸颊露出个很甜的酒窝。于是平时两个小男生总是喜欢有一搭没一搭地和陶桃聊天。

  “陶桃,下班后去不去打网球啊?”

  “好啊,不过你会不会打呢?”

  “这叫什么话,我当然会了。你知道吗,其实啊,男人就像网球,女人要把他在兜里放好了,要不他就在两个女人之间跳来跳去,最后不是越界就是落网哦。”

  “那是叫法网难逃。”李果插了一句,又说,“可是电视上看女子网球比赛,她们可总在兜里放两个网球。”

  “你们就胡扯吧。”陶桃头也不抬。

  这天施工单位送来一筐荔枝,田羽一边吃一边又和陶桃搭讪:“陶桃,荔枝这玩意儿可补了,尤其适合女孩子吃,要是晒干了就成桂圆,又是煲汤的好材料啊。”

  “荔枝可容易上火,不能多吃。”陶桃说。

  李果顺口胡诌道:“对呀,当年苏东坡被流放到岭南,当地人说‘一啖(粤语:口)荔枝三把火’,老苏听不懂白话,把这话听歪了,结果写成‘日啖荔枝三百颗’,没想到倒成了千古名句。”

  田羽在手里将两颗荔枝把玩得像健身球一般,说:“谈到进补,讲究的是以形补形,吃什么补什么,你们看这两颗荔枝呀,最像人体的哪个器官?”

  陶桃的脸微微一红,偏过头去不理这两个坏小子。正好林姐进来,听了这话便拿起图纸去敲田羽的脑袋:“你个衰仔在人家小姑娘面前都胡说些什么啊!”

  田羽一脸的无辜:“我都说啥了?我说的是眼睛啊,你看这荔枝肉晶莹剔透,像不像眼白?里面的荔枝核像不像眼珠子?你以为我想说什么啊,别想歪了!”

  李果和田羽每天除了看图纸,就是夹着个本子到工地上晃悠。然而施工队进场两个星期了,连一锹土都没开挖,只是堪堪把围墙和临时板房做了起来。李果他们倒是落得个清闲。王冲催促了好几次,施工队总是摆出这样那样的困难,似乎理由还蛮充足的。

  刘志远每天都要来工地,皱了几天眉头,终于在工地例会上发飙了:“你们以前提的道路、临水、临电等问题不是都解决了吗?为什么还没开工?是不是不想干了?如果这样立刻滚蛋,我立马换队伍,不要以为中标了就可以随心所欲,你吃进去的我也照样能让它吐出来!”

  刘志远知道对工地佬用不着客气,话虽糙道理却实在,要是太过文绉绉倒让人看轻了。

  他又转向王冲等人:“你们平时都干嘛了?三个和尚没水喝是吧?管理管理,管而不理,能把工作做好吗?”

  王冲们纷纷低头作悔恨沉痛反思状。

  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陈万清人称笑面虎,无论见到什么人都是一副笑脸,挨批时最擅长的一招是装傻般插科打诨,把严肃的问题娱乐化,叫你气也不是,不气也不是,另一招就是装可怜,陈万清凭此两招行遍江湖,可以说百试不爽。

  此时陈万清又摆出一副无奈的神情,说道:“刘总,我们也真是没有办法,都说甲方要负责三通一平,可是这几项好像还是没有做到啊。这临时道路做是做了,可是做得实在太差,一到雨天,重车就过不去,我们的车都陷了好几次了。工地的临时出入口也是前天才开通的。”

  他顿了顿,又说:“还有这临水和临电,水倒是有了,就是水压太小,一到洗澡时那水流比尿尿还小,这怎么洗啊?至于电,还是用着我们自己的发电机,柴油的消耗量特大,可您也知道现在柴油紧张,不好找啊……”

  刘志远也是冰雪聪明的角儿,一听陈万清那话里的话,其实还是一个钱字,当即说道:“道路的问题,还是由你们自己解决,如果出现陷车,产生的挖机台班、铺填的材料费、人工费,经确认后以签证的方式补偿给你们。

  “至于临时用水,由莫德波负责检查原因,如果是供水部门的问题,由王冲负责协调,三天内必须有结果。

  “临电问题,莫德波继续跟进与供电局的报建和联系,首先考虑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临时变压器位置的选定,以及施工进度,其次才是费用问题。在临电接通之前,继续用施工队的发电机,施工队把租用发电机、消耗柴油的有关费用单据报过来,我们将考虑给予适当的补偿。”

  刘志远本来想说在临电问题上直接每个月补给施工队两万块钱算了,但转念一想,不能太容易满足施工队的要求了,先打个太极吧。

  刘志远条理清晰地逐一指示下去,顿时众人皆无语,结果这个或许是开工以来最重要的例会,只用了短短二十分钟就开完了。

  李果不禁暗暗佩服刘志远的大将风范,心想他的成功绝不是偶然的。当时李果还没听过刘志远的创业史,他不知道刘志远大学毕业后,是在工地上、车间里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熬过来的,是正经八百的实干家出身,而不是某些考出来的MBA温室人才。

  接下来的几天,莫德波也不回汽配厂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工地上。他很快向王冲汇报,供水公司提供的临时用水接口,管径只有DN50,并且是接在另一片小区的支管上。

  王冲颇为吃惊地说:“50mm的水管,能顶什么用?这自来水公司也欺人太甚了!”话虽如此,却不敢打电话过去兴师问罪。他把李果叫到办公室,叫李果晚上一起去陪供水公司的孙科吃饭。

  李果有些纳闷王冲怎么会找上自己做陪,毕竟自己只是个新丁蛋子,似乎还上不了桌面的。又想大概是王冲请外人吃饭,总要摆摆经理的谱,找个小兵充当手下,装装门面,显示自己不是个光杆司令吧。他虽然不太想去,但这是领导的命令,他这个“初哥”又怎敢不从呢?

  傍晚王冲开着从集团借来的一辆小霸王,载着李果来到供水公司侧门的路边等着接孙科。

  孙科还没有来,王冲有意无意地和李果闲扯着:“小李,上了半个月班,感觉怎么样?”

  “工地上的事和学校里学的还是有很大出入的,我还得慢慢学。”

  王冲笑笑说:“是啊,慢慢来吧,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又关切地说,“除了业务,有时候其他方面的东西也是要学习的,譬如开车,这也是一项重要技能啊,改天我和刘总说说,让你们去考个驾照。”m.bīQikμ.ИěΤ

  李果一下没有反应过来,此时他的目光正被前方转角的一个窈窕而熟悉的身影吸引住了。

  那居然是陶桃。

  “奇怪,陶桃怎么会在这里呢?”

  李果正准备告诉王冲,却忽然见一辆宝马从远处驶来,径直停在陶桃的旁边,陶桃拉开车门,上车时仿佛还对车里的人笑着说了句什么。

  李果呆呆地看着那辆宝马载着陶桃绝尘而去,心里头竟然像被一个小锤子撞了一下,又酸又麻。想不到陶桃竟然是这样的人。可是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李果却又说不上来。那宝马车是陶桃男朋友的么?可是一直好像没见她有男朋友啊。或者是她家里人的?那她岂非是富家千金?又或者难道是……

  李果忽然觉得自己有点好笑,陶桃和他很熟吗?自己才认识陶桃两个礼拜啊。

  孙科是个脑门微秃的中年人,一上车就对王冲打着哈哈:“哎呀,王经理你真是太客气了,而且还劳烦了你亲自来接。”

  “孙科说哪里话,工作这么紧张,大家出来坐坐,吃个便饭,放松一下,没什么大不了,交个朋友嘛!”王冲又指着李果道,“这是我们公司新来的小李,刚毕业的工科高材生。”

  孙科点点头说:“小伙子前途无量啊。”

  李果说:“我刚出校门,没什么经验,还要向孙科和王经理多学习呢。”

  王冲问孙科想去哪里吃,孙科说随便,王冲略一沉吟,说:“那今天我们去尝尝乡村风味吧。”

  小霸王在国道上飞驰,不一会儿转入广汕公路。夜色渐临,他们已经不知转到了哪一条无名小路,李果只觉得路两边是越走越荒凉,越走越偏僻。

  二十多分钟后,他们在路边一家叫作“稻花香“的饭店停了下来,饭店是用竹子搭设而成,粗糙中却带出一种野趣。

  王冲很快点好了菜,都是水库鱼、走地鸡之类的山野特色。趁着孙科上洗手间的时候,李果问王冲:“王经理,这家店这么偏僻你怎么都能找得到啊?”

  王冲说:“吃饭也是一门学问啊,到哪里吃,吃什么,该什么场合吃什么档次,都有讲究啊。你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要出来吃饭的,第一件事就得学会点菜。我再带你几次,慢慢就让你自己点菜了。”

  李果见王冲说得诚恳,知道他是在暗暗提携自己,心里不禁有些感激,却不明白王冲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

  他不知道刘志远把他和陶桃招进公司的事早已传进王冲耳中,并且越传越邪乎,甚至有人说李果是刘志远的外甥,理由居然是刘志远的老婆也姓李。王冲也没有找刘志远核实,心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于是开始有意识地带李果上路。

  王冲其实还有一个私心,随着科维集团日益扩张,今后的商业与工业建筑的需求量是越来越多,这个工程部不会是短命阿斗,应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那么这个工程部经理就是个肥缺了。从目前的工程部人员架构看,唯一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只有莫德波了,他是和刘志远一同打天下出来的,虽然关系似乎没有自己和刘那么密切,但毕竟是根深蒂固的元老。此外从刘志远安插林姐掌管财政大权这一点来看,他还是对自己不太放心的。

  王冲觉得应该早点培养一些自己的嫡系部队,例如李果这种人就是很好的选择,无论如何,现在工程部这批人如果能留下来,以后都是开国元勋了。

  这顿饭纯粹是不着边际的胡侃海聊,从NBA到MBA,从品酒之道到御妻之术,从经济大势到公司前景,偏偏就是不谈临时用水的事。

  孙科问王冲对科维集团未来发展的看法,王冲自是狠狠地夸了一通,又大赞刘总的天纵奇才。孙科却说:“我倒觉得科维的扩张有点太快太热了,据说现在甚至连旅业和沐足都准备搞了,这也未免走得太偏太远了些,这样搞可有点危险啊。”

  王冲说:“现在科维的资金流还是很充足的,旅业和沐足也只是初步想法而已,毕竟不是自己熟悉的行业,不一定会搞的。而且刘总对每个项目都有盈利的时间点,到一定时间达不到盈利要求的,一律关闭,就是怕小舢板把大船拖沉了。”

  孙科说:“话虽如此,减少风险还是第一位的。我觉得科维集团还有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问题?”

  “股权。科维起步时人人叫好,没人来争这个名份,当它长成参天大树时,砍树的人就来了。这树,到底是谁的?是个问题啊。”

  多年以后李果回想起孙科这番似醉非醉的酒话,才意识到了孙科眼光之毒。

  吃完饭,王冲又拉着两人去沐足,尽欢而归。

  李果回去以后辗转返侧,夜不能寐,酒虽然喝得有点多,但却不是失眠的主要原因。他的脑海里总是浮现起那个窈窕的身影,和那辆飞驰而去的宝马。

  第二天下午,供水公司派了两名施工人员过来,重新给出了一个新的临时用水的接口。

  莫德波跟进的临电报建也很顺利。

  又过了三天,施工单位在工地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开工仪式。

  工地周围插满了五颜六色的彩旗,迎风招展,一面巨大的横幅挂在显眼处,上书“热烈祝贺科维大厦正式开工”。李果和田羽、陶桃站在人丛里,新奇而欣喜地看着这一切。这时忽然见一个脖子上挂着个硕大照相机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和站在他们旁边的莫德波打了个招呼,莫德波随口对李果他们说:“这是我朋友,市报的苏记者。”只见这个苏记者长得高高瘦瘦,鼻梁上架了副无框眼镜,斯文中却透着精明,他礼节性地向李果等人点了点头,说:“你好。”李果没想到这个开工仪式居然还吸引了市报的媒体来采访,科维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正在这时,人群微微出现一丝骚动,只见几辆小车接踵驶来,原来是刘志远和科维的管理班子来到了,苏记者顾不上再和老木寒暄,匆匆赶上前去,如同警匪片的枪战一般,抓起相机就是一阵乱拍。

  刘志远满面春风地走下车,他穿着雪白熨贴的衬衣,戴着领带,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微笑着不住地向人们颔首挥手致意,整个儿就跟新郎官似的。

  随着陈万清一声令下,挂在工地东南西北各个方位的四台挖机上的鞭炮被同时点燃。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响过,硝烟未曾散尽,已是掌声四起。接着四台挖机同时启动,钩起一斗泥土,钩臂旋转了大半圈,将泥土挥扬起来,象征着主体工程的正式破土动工。

  刘志远率先带领着科维的员工拜神敬香。轮到工程部时,李果正想跟着王冲莫德波等人一起上前敬香,田羽却叫住他和陶桃:“咱们三个一起吧。”

  他们三人并肩站在一起,田羽口中念念有词:“我等三人今日义结金兰,有酒吃酒,有肉吃肉,神明共鉴。”李果便觉得好笑,心说幸好田羽没说“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要不陶桃非啐死他不可。

  而在很多年后李果看到了一部横扫票房的巨片《投名状》,影片里烧香磕头义结金兰的三个人最后都分崩离析了。

  朝南拜完神灵,陈万清请刘志远再到东西北其他几个方位再拜一拜,以求四方周全。于是让人把供品桌抬着到其他几个方位继续敬拜。

  先后又拜了东方、西方,刘志远说还有个会议要赶,急着走,北方就免了。陈万清说:“刘总,既然三个方位都拜到了,也不争那片刻时间,就把北方也拜了吧。”

  刘志远说不行啊,这会议很重要,于是把拜神任务交给另外一位副总,然后他开着桑塔纳径自飞驰而去,带起了一片迷茫的黄土。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星星阅读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星星阅读小说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镜子照出他现在的模样,大约十七八岁的年龄,外貌很帅。

  可问题是,这不是他!下载星星阅读app,阅读最新章节内容无广告免费

  之前的自己,是一位二十多岁气宇不凡的帅气青年,工作有段时间了。

  而现在,这相貌怎么看都只是高中生的年纪……

  这个变化,让时宇发愣很久。

  千万别告诉他,手术很成功……

  身体、面貌都变了,这根本不是手术不手术的问题了,而是仙术。

  他竟完全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难道……是自己穿越了?

  除了床头那摆放位置明显风水不好的镜子,时宇还在旁边发现了三本书。

  时宇拿起一看,书名瞬间让他沉默。

  《新手饲养员必备育兽手册》

  《宠兽产后的护理》

  《异种族兽耳娘评鉴指南》

  时宇:???

  前两本书的名字还算正常,最后一本你是怎么回事?

  “咳。”

  时宇目光一肃,伸出手来,不过很快手臂一僵。

  就在他想翻开第三本书,看看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时,他的大脑猛地一阵刺痛,大量的记忆如潮水般涌现。

  冰原市。

  宠兽饲养基地。

  实习宠兽饲养员。网站即将关闭,下载星星阅读app为您提供大神吕布衣的李果:我在广州

  御兽师?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